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4 作者:佚名 來源:吉林日報
和龍市地處吉林省邊陲,居民多為朝鮮族,是典型的少數民族居住地,也是吉林省“貧困縣”之一。國網和龍市供電公司主動與當地政府溝通,將扶貧攻堅納入公司重點工作之中,結合實際,創新開展“黨委+”黨建扶貧模式,實施精準扶貧,助力貧困村致富。
“黨委+異地搬遷”模式。實施黨委統一領導,組建領導組、協調組、推進組,統籌推進包保村異地搬遷政策落實和組織實施。通過設置臨時接電點,建設配套電力工程,實施周協調、月推進例會制度,做好橫向溝通協調工作,圓滿完成了包保村異地搬遷建設任務。
“黨委+光伏暖民”模式。組織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的黨員干部到貧困村進行調研,聽取當地村民意見,因地制宜建設光伏,讓村民搭乘光伏扶貧項目獨享的綠色“專車”。上了光伏,每個貧困戶就有戶均3000元作為電采暖電費支出,不僅節省了買煤和柴火的支出,而且免去了每天燒炕之苦。根據協議10年后發電的全部收益歸貧困戶所有,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脫貧。
“黨委+產業園區”模式。按照“黨委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模式,組織共產黨員服務隊改造電力線路,增加變臺容量,為產業園區建立提供技術指導,充分發揮邊境民族特色經濟的強大效應。位于市內的高嶺村就建起了實實在在的產業園區,發展養驢、養貂、光伏三大產業,未來還將建設現代新型牧業小區,打造集松茸采摘、休閑養生、旅游體驗為一體的綠色健康新型產業。
“黨委+駐村書記”模式。選派公司精英骨干作為駐村書記,定期走訪貧困戶,實施建檔立卡、結對幫扶機制,主動提供致富信息,傳授安全用電常識,解決實際困難。2017年,公司駐村工作隊多次下鄉走訪包保的鎮興村,對貧困戶實施一對一幫扶,根據貧困原因和村民家庭狀況制定幫扶方案,并協調相關部門將村里的貧困戶列入市扶貧光伏電站收益分紅對象,為貧困戶脫貧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和龍市供電公司“黨委+”黨建扶貧模式,夯實了黨委主抓扶貧的責任,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合力,精準發力助脫貧,樹立了企業良好形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