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5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看似土里吧唧,卻是朝陽產業
方前鎮:小吃經濟也有大作為
本報記者朱海洋文/圖
圖為方前鎮美食節上熱情迎賓的攤主。
一個省級的名點(名小吃)總決賽,放在了村里舉辦。98家酒店、“農家樂”和民宿,奉上216道地方小吃,齊聚比拼。3天的時間里,幾乎天天比過年還熱鬧。最近,這件事在浙江省的磐安縣,一度成為熱門話題。據了解,接下來,該村所在的小鎮準備發力“小吃經濟”,以此來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這個村名叫下村,隸屬方前鎮,過去,是個遠近聞名的窮村。村旁有條始豐溪,經常惹來水災。3年前,下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統一規劃后的村莊幾乎“脫胎換骨”。起初在規劃階段,鎮里就植入“造血功能”,引導農戶發展特色民宿,為此,村里還配套建設了休閑長廊、垂釣基地、燒烤營地等。
發展旅游,是多少年來方前人的夢想。方前地處磐安的東大門,盡管山水資源豐富,但缺乏名勝古跡、奇山異水。因為毗鄰天臺縣,過去,許多人到方前走親訪友,吃過飯,沒地方去,就會到天臺的國清寺走上一趟,過過旅游觀光的癮。
鄉村旅游、休閑觀光新業態的興起,讓方前人看到了希望。因此,這幾年,方前鎮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用于村莊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沿著始豐溪,12個村莊各有特色,經過串聯,打造成了一條美麗鄉村的風景線。鎮里還專門打出了“悠客小鎮·鄉約方前”的招牌。
“過去,方前以小冶煉、小車木等工業作為支柱產業,隨著‘小散亂’企業的淘汰,亟需找到一條可持續的綠色發展道路,既能保護綠水青山,又能得到金山銀山。”年輕的方前鎮黨委書記羊菊春認為,如今,各地都在發展鄉村旅游經濟,當山水資源和特色難分伯仲的情況下,想要脫穎而出,就必須與眾不同。
羊菊春將眼光聚焦到了美食。方前被稱為磐安的“小吃之鄉”,同樣的五谷雜糧、尋常果蔬,到了方前巧婦手中,變成了幾十種特色小吃。在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小吃,而且在周邊幾個縣市,早已小有名氣。許多到天臺旅游的人,還會專門趕來品嘗。
農民們也早已嗅到了市場的氣息。5年前,鎮里舉辦油菜花節,看到游人如織,村民自發擺攤賣小吃,最后,油菜花節反倒成了民間的美食節。之后,方前鎮索性因勢利導,開始舉辦小吃節。到了2016年,7個村莊同時辦節,一周時間,每天的人流量都過萬,堵車堵到了高速公路路口。
“吃、住、行、游、購、娛,吃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具當地特色的;其次,小吃產業門檻低,帶動力強,能夠成為千家萬戶的增收渠道;再者,通過小吃產業來打響區域知名度,也能反過來,帶動鄉村旅游。”羊菊春說。
把名點(名小吃)的省級總決賽引到村里舉辦,有啥好處?在羊菊春看來,除了吸引大眾眼球,更重要的是,通過“請進來”,讓當地老百姓學習如何包裝、營銷,以及如何通過精致的擺盤和造型,來吸引游客和提升產品附加值。
記者采訪了解到,這場比賽確實成效顯著,不少方前人已有所啟發,準備開設小吃店。45歲的施衛飛,在村里開了個小賣鋪,如今家里正改裝成民宿,她準備再開個小吃店,專賣七彩清明果、狀元糕等。
下村婦女陳菊英,一直在車木廠里干活,逢年過節,或是旅游旺季,她就出來擺攤,最多一天可以賣200多個“糊拉汰”,5元一個。由于原材料多是自產,因此收入頗豐,她說:“今后如果游客量穩定,肯定愿意離開廠子,開個夫妻小吃店。”
相比許多農戶的觀望態度,不少年輕人反而已經開始回鄉創業。“80后”老板李小生,去年成立公司投身文創,接下來他準備挖掘本土越劇文化,讓游客品美食的同時,又能享受文化大餐。樓蘇蘭有十多年的“帶團”經歷,熟諳旅游產業的她,也準備扎根方前,從事旅游項目的策劃、組織等。
據介紹,今年,磐安縣提出發展“四小經濟”,首當其沖就是“小吃經濟”。接下來,縣供銷社、縣農辦、縣農業局、方前鎮等將聯合發力,做強做大小吃產業。縣供銷社主任朱青斌說:“政府希望扮演‘小二’角色,提供公共服務,破解單家獨戶難以解決,或者解決起來不經濟的環節,比如,標準的制訂、品牌的打造、對外的推介等等,今年將出臺一系列政策。”
“小吃產業看似土里吧唧,卻是個朝陽產業,只要做得好,就能夠有大作為,成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好幫手,甚至還能成為地方經濟轉型的支點和引擎。”對此,羊菊春信心滿滿。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