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6 作者:佚名 來源:烏蒙新報
村民正在采摘竹蓀
長勢旺盛的竹蓀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類作為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綠色食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不少人嗅到了這其中的巨大商機,在水城縣阿戛鎮松綠村就有這樣的人。
眼下,正值竹蓀采摘的旺季,采訪當日,記者在竹蓀大棚里,只見一朵朵破殼而出的竹蓀像一個個穿著蕾絲白裙的公主欲翩翩起舞,90后返鄉創業帶頭人陳萬侶正和從村里請來幫忙的工人正埋頭苦干,小心翼翼地將這些“白雪公主”一朵一朵采摘下來。
據了解,陳萬侶不僅是水城縣阿戛鎮松綠村竹蓀產業的帶頭人,還是該村同步小康駐村知識青年。2016年,一直在外打工的陳萬侶帶著一年在外的酸甜苦辣回家過年了,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回,再也不想出去了。
回到家的日子,陳萬侶一直琢磨想做點什么,無意中,他聽人說竹蓀是最珍貴的食用菌之一,因其具有優美的體姿、鮮美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成分而被譽為“真菌皇后”,具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相比普通菌類,竹蓀菌市場份額少,市場前景廣闊,于是,陳萬侶便產生了回家鄉試種竹蓀菌的想法。
有了想法就要落實,緊接著,他便動身前往畢節市織金縣去學習種植技術,引進了種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準備,陳萬侶終于在2017年2月成功種了五棚竹蓀。他告訴記者,生長周期短、價格高是竹蓀菌的兩大特點,他2017年2月引進的菌種,僅僅用了4個月第一批竹蓀就見到了效益。“當時種了五棚,一棚大概可以采40斤,干竹蓀賣了260元一斤。”提到第一次收益時,陳萬侶樂呵呵地說。
第一批竹蓀有了較好的收入,陳萬侶更堅定了創業的信心。對于如何種植出品質好的竹蓀,陳萬侶也有自己的一套。他說,竹蓀菌主要是通過菌絲分解腐竹類的有機物質而生長的,所以人工種植的前期投入主要用于模擬自然條件下竹蓀菌的生長環境,需要用到大量的竹屑,同時,大棚的搭建還要講究三分陰七分光。除此之外,陳萬侶還會給自己的竹蓀澆豆漿,這一精心照料也是為了使竹蓀的營養價值更高。
今年,陳萬侶又組建了新的大棚,擴大了竹蓀的種植面積,不僅實現了自己當初想要回家干事業的愿望,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他說:“以前一年到頭在外始終找不到歸屬感,現在好了,不僅能在家門口掙錢,還能參與家里的大物小事,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靠著自己的努力,陳萬侶在創業的路上很成功。不僅如此,在陳萬侶發展竹蓀種植的同時,村民們也嘗到了甜頭。一到采收時節,陳萬侶就請來當地村民在他的竹蓀大棚采摘竹蓀,村民采摘竹蓀每天可獲得70至80元的工資。“我家就住附近,以前在家里就自己種地,收入很低的。自從這里開始種竹蓀,就需要找工人了。也就找到我們了,在這里干活,一天80塊錢,我就負責日常的管護還有采摘,一個月有兩千左右的工資。”正在采摘新鮮竹蓀的村民楊遠蘭說,基本上每天都有事情做,所以現在一年能有兩萬多塊錢的工資收入,家里的經濟條件也得到了改善。
目前,陳萬侶種植的竹蓀,已進入采摘期,銷量供不應求。新鮮竹蓀預計以70元/斤銷售,干竹蓀預計以400元/斤銷售。望著一大片黑色竹蓀大棚,陳萬侶談起了下一步的打算:“希望經濟效益好了以后,能再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更多鄉親增收致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