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7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江西農業結構調整做好五篇文章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文洪瑛)從5月16日召開的全省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會上記者了解到:江西省委省政府把農業結構調整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重大舉措,并按照“擴面、提質、增效”的思路,根據九大產業不同的特點和市場需要,提出差異化的調整策略,加快推進全省農業結構調整。
去年底,江西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行動計劃》,提出了大力實施優質稻米、蔬菜、果業、茶產業、中藥材、草地畜牧業、水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九大產業發展工程,專門安排了4億元支持農業八大產業發展。重點是做好五篇文章。
一是要在做大規模上下功夫。要緊盯到2020年新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00億元左右、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的目標,引導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市場消費潛力大、生產效益好的產業,重點是發展優質特色大米1000萬畝、設施蔬菜400萬畝、特色水果800萬畝、新建茶園100萬畝、中藥材300萬畝、稻漁綜合種養300萬畝,不斷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做強做大農業產業經濟總量;要引導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建立訂單模式、利潤返還模式、股份合作模式等利益分享機制,帶動農戶加快調整農業結構,力爭今年調整農業結構面積達到100萬畝。
二是要在做特產品上下功夫。堅持市場導向,突出江西綠色生態優勢,指導各地摸清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底數、潛力,瞄準跳出江西、面向全國的“名、優、特”農產品,加快打造一批高標準、高起點、規模大、市場競爭力強的特色農業生產基地,發展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產業、特色農產品,形成區域特色,打造區域優勢;通過扎實開展“農業質量年”活動,推廣一批立體種養、生態種養等新模式,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
三是要在做強產業上下功夫。緊緊圍繞培育6個超千億、2個超百億產業目標,加快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升全產業鏈效益;要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示范(產業)園,力爭今年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示范(產業)園達到200個左右;要做大做強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著力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扶持發展一批具有上市潛力的農業企業掛牌上市,力爭到2020年,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00家,超50億元的10家以上、超100億元的3家以上;要打造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基地,力爭今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總產值達到930億元左右。
四是要在做響品牌上下功夫。大力實施以“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為主題的品牌戰略,重點是打造4個以上具有江西特色的大米區域品牌,繼續做大做強贛南臍橙等水果品牌、“四綠一紅”茶葉品牌等優勢農業品牌,培育一批“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休閑農業知名品牌等,讓江西綠色、安全、有機的“金字招牌”更加響亮。同時,要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和流通業態,特別是在發展有機農產品電商上下力氣,提升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
五是要在做優服務上下功夫。圍繞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的目標,深入實施“三十雙百”創新工程,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方式方法,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開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要引進、培養、用好農村實用人才,特別是挖掘身上有本事、手中有絕活的“土專家”“田秀才”;要分產業召開工作座談會,對九大產業發展工程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要抓緊下撥項目資金,完善項目管理制度,加強項目指導服務,嚴格項目資金監管,確保項目規范有序推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