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5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網
“十三五”以來,廣西南寧市出實招,采取多項措施,對工作在扶貧領域的各級干部多角度、多樣式地進行培訓,使大家能熟練掌握脫貧攻堅政策和駕馭本職工作的能力,為全市打贏脫貧攻堅硬仗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出臺政策措施,為人才培養“保駕護航”
圍繞解決廣大農村及脫貧攻堅一線干部思路視野不寬、帶富能力不強、工作活力不足、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南寧印發《南寧市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工程實施方案》、出臺《“本土人才回引計劃”工作方案》、實施全市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以上林縣為試點縣,大力推廣“兩培兩帶兩促”模式,啟動“先鋒引領,脫貧攻堅大行動”,推動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對脫貧攻堅各級戰線上的工作人員的能力進行培養,給南寧脫貧攻堅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全程保障。
實施基層黨員培訓,育強“引領先鋒”。2017年,南寧開始深入實施“先鋒引領·脫貧攻堅”大行動,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抓好村黨組織書記輪訓及后備人才建設,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2017年以來,南寧舉辦脫貧攻堅各類專題培訓班共計180多期,培訓黨員干部1.2萬多人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組織農村骨干黨員分類分層次、逐級逐項參加市、縣、鄉級等各相關培訓,依托農業專業合作社、應用“互聯網+”等平臺發展致富產業,培養各行各業的致富能手。目前,該市有67名村干黨員成為致富帶頭人。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通過黨性教育、談話談心、聯系引導,把致富能手納入黨組織培訓培養范圍,使其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對符合入黨條件的致富能手,及時吸收入黨。把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對有能力、素質高的致富能手、經濟能人,讓他們協助村“兩委”處理日常事務,逐步吸收進入村干隊伍。
實施扶貧隊伍培訓,鍛造“攻堅先鋒”。南寧各縣(區)組織工作隊員(第一書記)參加區、市、縣各類培訓班,組織外出考察、學習等培訓活動,不斷增強工作隊員在基層組織建設、脫貧攻堅、發展特色產業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南寧市賓陽縣組織16位工作分隊長和30多名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到來賓市象州縣和南寧市馬山縣、邕寧區學習考察產業扶貧、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先進扶貧經驗,進一步拓寬了工作隊員幫扶致富的路子。2017年以來,橫縣加大了對17個鄉鎮的貧困村村干部、第一書記等扶貧干部電子商務培訓的力度,累計開展8場共800人次的電子商務實操和普及培訓活動,扶貧干部電子商務發展意識顯著增強,貧困村電子商務得到迅速發展。
實施幫扶干部培訓,培養“幫扶先鋒”。結合2017年以來的各項脫貧攻堅工作任務,依托市、縣、鄉黨校等機構,利用工作布置會、推進會等,持續開展思想教育和宣傳動員,引導廣大幫扶人員聚焦脫貧攻堅,營造人人都關心脫貧攻堅,人人都抓幫扶的良好工作氛圍。同時在區、市統一培訓的基礎上,縣(區)、鄉鎮(部門)、村通過各種形式分層次分批次開展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業務培訓,確保人人得到培訓,著重加強“一戶一冊一卡”填寫培訓、南寧市大數據云平臺數據錄入培訓等業務培訓,進一步提升幫扶人員幫扶業務能力,認真、規范、細致地填寫好“一戶一冊一卡”,按要求開展南寧市大數據云平臺幫扶主體管理平臺相關數據錄入工作,更好地開展幫扶工作。
強化幫扶力量,促進干部立體成長
選派優秀干部雙向掛職,增強基層幫扶力量。為貫徹落實粵桂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精神,南寧市與茂名市積極開展務實有效合作,選派優秀干部雙向掛職、兩地培訓、委托培養,促進觀念互通、思路互動、技術互學、作風互鑒,為兩地扶貧協作合作吃下“定心丸”。目前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3個縣分別與茂名高州市、電白區、化州市簽訂合作協議,在醫療衛生、教育教學等方面進行雙向互助,有效發揮了傳、幫、帶作用。
培養創業致富帶頭人,打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國務院扶貧辦在南寧開展粵桂兩。▍^)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試點工作以來,南寧市出實招,大力實施 “兩培兩帶兩促”工作模式(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扶貧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帶動貧困村提升發展;促進本土人才回引創業,促進農村基層黨建)六大行動,不斷推動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提質發展。目前,南寧共培育致富帶頭人303人,其中216人創業成功,帶動6100戶貧困戶參與特色產業項目,其中5087戶通過發展產業實現脫貧,戶均增收3406元。一批致富帶頭人被選拔為村兩委干部(6名擔任村支書),67名村干成為致富帶頭人,成功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筑巢引鳳聚賢才,打造人才高地
聚焦急需緊缺領域,精準引才。通過調查摸底,南寧市排查出急需緊缺領域人才分部和需求,為了如期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引進一批具備專業能力、經驗豐富、視野開闊專業人才指導我市開展農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異地移民搬遷工程建設、中小微企業發展、扶智工程、健康扶貧等工作。例如,隆安縣積極引導廣西金穗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建立“人才小高地”、“科技小院”,與高校、科研部門深度合作!笆濉币詠,共有2名博士、10多名碩士、60多名大學生開展“產學研”實踐活動,在土地改良、農作物新技術推廣、培育新品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輻射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助力產業脫貧。
緊貼當地產業情況,有效用才。技術短缺是制約南寧市農特色產業發展壯大的瓶頸之一。為了破解瓶頸,2016年南寧市科技局為該市421個貧困村選派了科技特派員進行“一對一”的科技服務,通過開展生產規劃、技術培訓、科研試驗、實地指導以及產業示范等多種形式的科技服務活動,為貧困村的農戶提供全面的技術指導和服務,推動貧困村建立和發展適合實際的優勢特色產業,帶領貧困群眾依靠科技脫貧致富。截至目前,全市貧困村科技特派員進村入戶為貧困村農戶開展科技服務4000多次,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達680場次。
挖掘本土人才資源,盤活存量。選拔一批帶動能力強的“土專家”“田秀才”,充分發揮鄉土人才示范帶動作用,鼓勵和支持鄉土人才牽頭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現代農業示范區和科技示范基地企業、創辦從事各類經濟實體。例如,南寧市青秀區結合當地主導產業大力開展技能培訓活動,著力培養“鄉土人才”“種養大王”“種養能手”等農村實用技術人才。2017年,開展了種養大戶農業科技、鄉村規劃建設、農村基層團組織、婦女組織“領頭雁”等9個類別的專題培訓共85班次,培訓達5500人次。通過培訓,有1000多名農村黨員群眾掌握了金花茶種植、“百香雞”養殖等技能,并引導貧困戶參與發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