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9 作者:佚名 來源:河北新聞網
近日,河北省行唐縣口頭鎮魯家莊村棗農劉小芳的棗園里,一派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鋸棗樹枝、削冬棗接穗、在切口的棗樹皮內插入削好的接穗、纏繞塑料薄膜……五六名村民麻利地幫他家嫁接冬棗,在他們的身后,是數百棵剛嫁接好的一米多高的冬棗樹。
“我們在培育冬棗采摘試點,旨在引導棗農改變現有大棗產品單一結構現狀,延長紅棗產業鏈,加快鄉親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駐村工作組組員陳昊介紹到。
據了解,魯家莊村現有127戶446人,是行唐縣東北部山區紅棗生產專業村,村內棗樹面積7000余畝,屬河北婆棗系。該村連續十年成功舉辦了大棗采摘節,每年國慶十一黃金周,前來村里采摘大棗的游客車水馬龍。但近年來,由于大棗市場行情低迷,加上大棗成熟期常遇連陰雨等因素,影響了棗農的增收。
石家莊市規劃局駐村工作組進駐該村后,深入農戶問計于民,認真了解制約村民增收的瓶頸,積極向省林業廳專家尋方問計,破解大棗增收難題。工作組立足魯家莊村棗樹資源豐富這一優勢,決定借助該村旅游采摘的大好機遇,建立冬棗采摘試點,發展冬棗旅游采摘。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針對大棗產品單一和游客采摘的需求,我們與村‘兩委’共同謀劃,利用現有棗樹嫁接冬棗,發展冬棗采摘,打造多樣化產品鏈,把村里采摘業做大做強。”市規劃局駐村第一書記鞏少鵬說。
工作組通過多方渠道,積極聯系黃驊市當地農業管理人員,多次對接購買棗碼事宜。今年3月底,駐村工作組與村“兩委”主要干部一行五人到黃驊市冬棗基地進行實地考察,認真聽取當地冬棗專家關于冬棗嫁接及后期管理技術。工作組當場購買了1萬個冬棗棗碼,準備免費發放給村民進行嫁接。
回村后,工作組與村“兩委”干部制定了詳細的棗碼分配方案,對積極報名并有嫁接技術的農戶優先發放,1萬個冬棗棗碼第一時間發放到十戶農戶手中,并引導農戶在交通便利的山坡棗樹進行嫁接。“為減輕棗農今年因棗樹嫁接帶來的經濟收入暫時性減少,提高棗農嫁接積極性,我們還籌集了部分資金,按照冬棗棗碼嫁接成活率對農戶進行一次性補貼。”鞏少鵬說。
“冬棗皮薄肉厚、酥脆濃甜,而且采摘期能到一個月,深受游客喜愛。俺家之前就有冬棗,去年俺棗園里游客采摘的鮮冬棗10元一斤,是普通鮮棗的2倍還供不應求哩。”棗農劉小芳指著自己棗園不遠處的十幾棵冬棗樹高興地說,“俗話說‘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還錢’,說的是棗樹返利快。俺新嫁接的冬棗樹,明年準能掛果,每棵按結果20斤保守計算,每斤10元,一棵嫁接好的冬棗樹就能賣上200元,將來100棵冬棗樹收入2萬元沒問題。”
“下一步,我們工作組將根據棗農的采摘效益,推廣嫁接面積,在今年20畝的基礎上,擴大種植規模,同時引導村民發展大棚草莓,實現多樣化采摘,真正把該村的旅游采摘業做大做強,鞏固脫貧成果,讓鄉親們穩步走上小康幸福路。”鞏少鵬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