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9 作者:佚名 來源:當代先鋒網
在白茶產業的帶動下,榕江縣兩汪鄉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5766元飆升到2017年8500元,開創了整鄉抱團致富的新局面。圖為村民正在采摘茶葉。
初夏的榕江縣兩汪鄉,連綿起伏的山頭鋪滿萬畝青翠茶樹,讓整個鄉村顯得更加靈動,富有詩意,處處是美景。
兩汪鄉與其他地方種植茶葉的品種不同,以白茶著稱。白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白茶采摘后,不經殺青或揉捻,只需曬或文火干燥后加工,具有芽毫完整,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等特點,備受市場青睞。
市場有需求,村民致富有希望。
“我以前在浙江打工就是管護茶葉,那里氣候條件和我們這里差不多,回來后看到家鄉一直沒有增收路子,就想用這些年積累下來的種茶技術,帶著鄉親共同致富!2011年,返鄉農民閔繼武帶著從浙江安吉學到的種茶技術回到兩汪鄉,自籌百萬資金,流轉1200畝土地,栽種了從浙江安吉引進的白茶樹苗。
2015年開始,閔繼武茶園進入采茶期,畝產5至6斤干茶,年度產茶量近3000斤,產值達200多萬元。
“看到繼武的茶園發展勢頭迅猛,就想動員他轉讓部分茶園出來,借他的技術來帶領其他群眾共同發展。我們到茶園里跟他談,他當場就同意了!眱赏羿l原人大主席李文武對茶園轉讓一事記憶猶新。
隨后,經縣政府批準,在兩汪鄉政府的協調下,閔繼武同意以80萬元將自己的100畝豐產茶園收益權轉包給兩汪鄉7個行政村,轉包期限15年。
“當時只想著轉包閔繼武的茶山,可80萬的轉包費是個基數,日常維護和產業擴建資金缺口還很大,我們就動員鼓勵農民借用‘特惠貸’資金入股到合作社來,讓他們當股東。”兩汪鄉鄉長王方元道出了破解缺資金的辦法。
2016年3月,兩汪鄉7個村成立了7個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全鄉526戶貧困戶抱團將2630萬元的“特惠貸”資金入股發展白茶等產業,年終按利潤的60%作為貧困戶入股分紅、20%作為合作社發展壯大資金、20%歸入村集體經濟,當年7個村級合作社實現分紅52.8萬元。
2017年,白茶價格平均每公斤漲至250元, 100畝集體茶園年產值達100萬元,盈利70余萬元,7個村級合作社分紅10萬元以上,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全脫殼”!⊥瑫r,兩汪鄉還新擴建的2000畝茶園,有效解決了近300個當地農民的就業,實現農民在家務工增收的愿望。
“今年以來,我和丈夫都在茶園打工,不是忙著擴建茶園翻耕土地,就是忙著種菜、采茶,兩個人每天能有200元進賬,到了年終既有合作社分紅,又有土地承包分紅,我們兩頭都在賺錢!”談起家里的兩份收入,兩汪鄉空烈村苗族婦女林世鳳臉上洋溢著幸福。
在白茶產業的帶動下,2017年兩汪鄉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26.9%下降至18.13%,實現脫貧154戶720人。人均純收入也由2014年5766元飆升到2017年8500元,開創了整鄉抱團致富的新局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