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6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
安徽推進健康扶貧,因病致貧返貧占比明顯下降
家庭醫生服務 先簽給貧困戶
本報記者 申少鐵
安徽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返貧者從多數成為了少數。
2015年底,安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8.8萬人,其中因病致貧返貧占比達57.2%。安徽圍繞“保、治、防、提”,推出一系列健康扶貧舉措。2016年實施健康脫貧工程以來,安徽已有37.8萬因病致貧返貧者脫貧,因病致貧返貧占比降至43.8%。
住院和手術費用4000多元,個人只支付300多元
2017年10月下旬,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脫貧戶陳其紹的女兒陳思戀,在金寨縣中醫醫院接受了雙耳耳后擴張器植入手術。
陳思戀快7歲了,患有先天性外耳畸形。住院和手術總花費4676.55元,基本醫保報銷3282.41元,民政救助467.66元,二次補償報銷552.36元,個人只支付374.12元。“花費遠低于預期。”陳其紹說,“接下來還要接受4次手術,預計自付總花費不超過3000元,沒什么壓力。”
“3年多前,我聽說要完全治好得花好多錢。這兩年,聽說出了政策,保證貧困戶在縣里看病一年花不到3000元,我就帶女兒去了中醫醫院。”陳其紹說,該院邀請了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的教授過來做手術,一年內就能做完全部5次手術。
讓陳其紹一家受益的是安徽2016年出臺的“351”政府兜底政策,即貧困人口在縣域內、市級、省級醫療機構就診,個人年度累計自付費用分別不超過3000元、5000元和1萬元,剩余合規醫藥費用全部由政府兜底。
針對農村困難群眾慢病治療花費高的問題,2017年,安徽又出臺了慢性病門診“180”補充醫療保障,即貧困慢性病患者1個年度內門診醫藥費用經基本醫保等補償后,剩余合規費用由補充醫保再報銷80%。
安徽省健康脫貧辦主任楊緒斌介紹,安徽通過出臺“351”“180”等政策,建立了“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綜合醫療保障體系,為貧困群眾提供全面兜底保障。2017年安徽貧困人口住院平均補償比例達93%,慢性病門診平均補償比例96.5%。
31個貧困縣醫院基本達到二級標準
青山腳下、稻田旁邊,坐落著一棟嶄新的小樓。這是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新建的衛生室。
該衛生室占地面積800多平方米,設有診斷室、觀察室、藥房、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心理健康咨詢室等,水、電、廁齊全。衛生室配備3名執業鄉村醫生,服務方圓10公里的3521人,其中尚未脫貧的246人已全部納入簽約服務對象。
“我老家就在大灣村。”大灣村衛生室的村醫袁玲說,來就醫的以慢性病人為主,她每兩個月就會走訪一次簽約貧困戶,“政府給村醫上了養老保險,我現在一年工資近4萬元,在村里過得很舒適,工作也有勁頭。”
近年來,安徽大力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楊緒斌介紹,省財政新增安排公立醫院事業發展補助5億元,爭取世界銀行貸款2.85億美元,并與國家開發銀行安徽省分行簽訂400億元開發性金融支持縣域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推進貧困地區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目前,全省31個貧困縣醫院基本達到二級標準,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率達90%。
硬件好了,軟件也不能忽視。安徽鼓勵開展醫療人才“組團式”對口幫扶,組織24家省市三級醫院與貧困縣醫院結對幫扶,簽訂幫扶責任書,選派醫療人才駐點幫扶。重點加強貧困縣外轉診率前幾大病種的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加強人才帶教培養。全面推進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和遠程醫療平臺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目前,全省31個貧困縣均建立了縣域醫共體,并與三級醫院建立醫聯體,具備了開通遠程醫療服務的能力。
醫療服務提升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楊緒斌介紹,安徽優先安排貧困地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為貧困地區定向免費培養醫學類本專科學生,每年招聘一定數量的特崗全科、專科醫生。2017年,全省貧困地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628人,定向培養醫學生739人,招聘特崗全科、專科醫生425人。省財政每年投入450萬元,實施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人才“雙百”培訓計劃,支持貧困縣骨干醫生和兒科轉崗醫生培訓。
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
66歲的胡孝坤是金寨縣古碑鎮袁嶺村的貧困戶,患高血壓、腦梗塞;妻子李正秀患高血壓、腦出血,半身不遂,生活無法自理。他們唯一的孩子因病去世。二老的生活基本靠政府保障,屬于特困五保戶,也是袁嶺村衛生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重點服務對象。
村醫袁自新是胡孝坤一家的簽約家庭醫生。來到山坳里的胡孝坤家,袁自新打開“一體機”,為坐在輪椅上的李正秀測量血壓和心電圖。測完李正秀,袁自新又讓胡孝坤躺在床上,也測一次血壓和心電圖。看到二老血壓和心電圖都還正常,袁自新叮囑了幾句,然后返程。
“我會定期走訪貧困戶,特別是行動不便的群眾。”袁自新說,“除了測血壓、心電圖,有時候還給他們送藥。”
安徽針對貧困地區優先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強健康管理。安徽基層醫療機構組建家庭醫生團隊,對貧困人口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并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和健康卡。家庭醫生按照疾病患者、高危人群、一般人群,對貧困人口實行分類健康干預,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慢病管理、健康體檢、預約轉診等服務。目前,患高血壓、糖尿病、重癥精神障礙、結核病的貧困人口,規范管理率超過80%。
此外,安徽還為貧困人口每年開展一次健康體檢,做到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實施婦女“兩癌”免費篩查、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等公共衛生項目,提高貧困家庭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據金寨縣人民醫院院長吳杰介紹,2017年起,金寨縣在安徽率先啟動全縣城鄉居民免費健康體檢工作,體檢項目包括內科、外科、眼科、口腔、耳鼻喉科、心電圖及血常規等13個項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