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4 作者:佚名 來源:井岡山報
去過泰和縣石山鄉良友村杏里組的人,除了難忘當地的青山綠水外,還會對一家養殖園印象深刻。養殖園的主人是該村村民劉強、吳翠霞夫婦。
從業3年來,在這個4畝山地面積的養殖園里,劉強、吳翠霞夫婦已累計投入了30余萬元,野雞養殖規模從最初的年出欄500只到2017年的2萬只、今年頭5個月的5000只。
“養殖野雞并不鮮見,但原生態養殖很少。”劉強向筆者介紹,如果以添加劑飼料養殖野雞,3至5個月就可以出欄,而在他們的養殖園,飼料主要是豆餅、玉米、麩皮和自己種的各種時鮮蔬菜。
據介紹,以劉強現有的雞舍空間,可以養殖10萬羽野雞,但他最多時也只養殖了8000羽左右,目的就是給野雞提供寬敞的活動空間。
目前,市場上的野雞價格在每公斤40元,而劉強的生態養殖野雞價格高達每公斤50元。吳翠霞告訴筆者,她的野雞產品不愁銷售,主要是滿足吉安、泰和縣城、井岡山市農家樂、旅游飯店的需求,由于野雞肉質更接近原生態,而不是通過調味品來調節,吸引了很多回頭客前來販運。
說起從事野雞養殖,劉強和吳翠霞都感慨萬千。最初考慮到野雞抗病能力強,養殖風險小,才涉足這個領域,可沒想到,生態養野雞,門道多多,在中專里,劉強學的是電器專業,隔行如隔山,困難不少,幸虧有鄉黨委政府、村委及時扶持,把他倆的基地納入到計生協會會員致富示范基地,派出干部、技術人員進行幫扶,讓夫妻倆重新樹立了信心。
3年的養殖已讓吳翠霞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更堅定了她生態養殖的理念。吳翠霞說,下一步她將拓展養殖孔雀、野鴨等品種。并增加投資擴大規模,建一個農家樂,形成集觀光旅游、美食為一體的養殖園發展格局。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