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20 作者:佚名 來源:互助縣農牧局
互助縣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馬鈴薯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打造全國重要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基地。按照《農業部辦公廳關于第一批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認定公示的通知》(農辦種函〔2016〕20號)要求,立足冷涼氣候資源優勢,繼續做優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今年,在防蟲網棚內定植脫毒苗65萬株,建立原原種繁育基地200畝,原種擴繁基地3800畝,良種繁育基地2.3萬畝。
二是積極推廣全膜覆蓋栽培技術。2018年在全縣16個鄉鎮推廣馬鈴薯全膜覆蓋栽培技術21.3萬畝。經2017年在蔡家堡、西山、東山、五峰等鄉鎮測產,全膜馬鈴薯平均畝產達2389.2公斤,與露地常規栽培馬鈴薯產量相比,畝增產569公斤,增產幅度23.8%,畝增收512.1元(按0.9元/公斤計算)。
三是不斷加快馬鈴薯標準化種植。2017年獲批“第九批國家馬鈴薯種植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項目,2017年建立馬鈴薯種植綜合標準化示范區2030畝,標準覆蓋率100%,涉及農戶852戶,實現總產量444.65萬公斤,總產值449.24萬元;新增產量68.0萬公斤,新增產值97.98萬元,農戶年增收入1150.0元。輻射示范1.8萬畝,涉及農戶7800戶。通過示范區建設及輻射,增加了農民標準化生產意識,激發了農民種植馬鈴薯標準化生產積極性,提高了馬鈴薯生產標準化水平。2018年建立馬鈴薯種植綜合標準化示范區4000畝,輻射面積3.6萬畝。
四是進一步擴建馬鈴薯儲藏窖。圍繞“增加供給、均衡上市、穩定價格、提高質量、促進增收”這一目標,通過資金補助、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等措施,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修建馬鈴薯貯藏窖,引導農民不斷提高馬鈴薯儲存數量和質量,做好反季節銷售文章,從而有效增加馬鈴薯的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修建馬鈴薯貯藏窖既延長了馬鈴薯儲藏期,又解決了馬鈴薯收獲后損失大、質量安全隱患及收獲期集中上市、價低、賣難等問題。今年,已審批新建60噸馬鈴薯貯藏窖68座。
五是做大粉條加工業。引導和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把馬鈴薯加工成粉條,提高附加值,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目前,全縣共有馬鈴薯粉條加工合作社20多家,年加工馬鈴薯粉條3600多噸,可實現創收480萬元以上,馬鈴薯粉條加工已成為互助富民強農的又一高原特色產業。不僅提高了互助農副產品的附加值,促進了農民增收,也使其成為當地特色農產品之一。互助馬鈴薯粉條憑借口感好、品質優受到省內外客戶的青睞。
相關標簽:青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