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06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一根甘蔗兩頭甜”
——泉林集團變廢為寶實現秸稈綜合利用
本報記者 王金虎 通訊員 趙永斌 郭希燕
在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有一家“專吃”秸稈的造紙企業——泉林集團。負責秸稈收儲的泉林集團惠宇現代農業公司總經理宋占勇告訴記者,泉林集團采用“企業+鄉鎮收儲中心+村級收集點”收儲運營機制,研發出秸稈打捆機等裝備,解決了秸稈快速收集及遠距離運輸成本高等問題,運輸半徑可擴大到500公里,一名種植戶可從每噸秸稈中獲利70元至120元。
讓農作物秸稈身價提高百倍的,是泉林集團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它把秸稈變“甘蔗”,從其首尾兩端都嚼出了甜滋味。在泉林集團轟鳴的制漿車間,農作物秸稈經過新式備料、立式連續置換蒸煮等環節后“兵分兩路”,一路提取出秸稈纖維素用于生產本色漿,加工成不漂白、不增白的本色紙和餐具;另一路則提取黃腐酸做有機肥料,真正實現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良性循環,將秸稈資源吃干榨盡。
“泉林秸稈本色漿的纖維強度等關鍵指標優于闊葉木漿,同時在制漿過程中取消傳統漂白環節,生產過程不產生劇毒污染物AOX和二 英污染,安全衛生指標達到了食品級標準,改變了過去草漿僅可用于箱板紙、瓦楞紙等低檔產品的‘草民’身份,轉向生產中高檔文化紙、生活用紙等高檔產品!比旨瘓F生活用紙銷售部部長房翔宇介紹說,泉林生產的本色生活用紙、文化紙、食品包裝盒(紙)等秸稈本色系列紙品,達到了美國FDA、歐盟AP和日本厚生省等食品級標準,通過了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中國環境標志產品”等綠色認證。同時,泉林集團還攻克了秸稈制漿造紙環保瓶頸,實現噸漿耗水30立方米以下,較國家標準限值低50%;外排水較國家標準限值低60%,COD、BOD、AOX等核心指標遙遙領先于國家標準,并優于國外發達國家木漿環保標準。
“從秸稈中提取黃腐酸,讓原本稀缺、價高的‘貴族’肥料,變為投入與化肥相當的‘平民肥’,而且果實口感好,每斤能多賣0.1元。”遼寧省凌源市的黃瓜種植戶李龍說。經中國農科院等19家省級以上科研機構長期定位試驗,應用了泉林黃腐酸,能夠在化肥、農藥減量20%以上的前提下,糧食作物可實現平均增產10%以上,經濟作物平均增產15%以上,同時作物品質大幅提升,耕地地力提升0.5個至1個地力等級。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