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08 作者:佚名 來源:甘肅日報
甘肅省碌曲縣緊緊依托貧困農牧村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牢固樹立產業扶貧的理念,按照“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游則游”的原則,把旅游、光伏、電商等扶貧產業和農牧村“三變”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托起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
生態旅游 鋪就致富路
近年來,通過實施牧民定居點、易地搬遷等項目工程,尕海鎮尕秀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整體提升,濃郁民族特色的建筑和秀美的自然風光,為尕秀村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旅游業已成為當地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今年1-10月,尕秀村累計接待游客34.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80萬元。
瑪艾鎮在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的同時,結合全縣旅游總體規劃,準確定位,轉變以畜牧業為主的單一發展模式,充分利用花格村位于國道213沿線和臨近縣城,又是“中國·碌曲鍋莊舞大賽會”場地的地域優勢,全力以赴打造成旅游專業村,增加了群眾收入的渠道,實現了脫貧致富的目標。
借助豐富的旅游資源,碌曲縣在全縣大力扶持發展鄉村旅游業,全力推進生態旅游戰略不斷深入和精準扶貧項目全面落實,積極引導扶持農牧民群眾興辦“農家樂”“牧家樂”“藏家樂”172家,帶動旅游從業人員1757人。鄉村旅游業快速發展,不僅鼓起了農牧民群眾的腰包,也讓他們的思維方式有了轉變,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加迫切。
光伏產業 照亮扶貧路
走進尕秀村,一排排藏式住宅屋頂上藍色的太陽能光伏電源閃閃發光,熠熠生輝。尕秀村是碌曲縣實施光伏扶貧的重點村。2017年,村里建成電容量為3千瓦光伏電站裝機,實現了220伏就近并網,確保貧困戶裝得上、能發電、有收入,有力地帶動了一批無勞動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的精準扶貧戶。去年,全村年發電量達到8.763萬度,實現年收益65.7萬元,惠及受益農牧戶254戶,戶均增收約3000元。
碌曲縣依托縣域內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光照條件,在通盤考慮、實地勘察和科學驗證的基礎上,根據農牧民群眾實際需求實施光伏扶貧戰略,率先開展光伏扶貧試點工作。建設以牧戶、自然村為主體的家庭光伏電源或村級光伏發電站,通過“自發自用、多余上網”的方式,實現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貧困戶的有效脫貧,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新門路,為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注入了新的活力,實現了“陽光”增收。
集體經濟 筑牢脫貧路
農牧民要脫貧,鄉村要發展,產業是重要推力。碌曲縣以培育產業為核心,以龍頭為載體,強化產業扶貧的政策支持,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加快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雙岔鎮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業,嚴格落實產業入戶資金,整合入股企業進行效益分紅,重點扶持壯大龍頭企業發展,帶動農牧民家庭經濟收入增加。整合408戶建檔立卡戶入戶資金408萬元入股安多集團,以企業帶動農牧戶發展,實現效益分紅32.64萬元,覆蓋全鎮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408戶,戶均增收800元。
為了加快推進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帶貧步伐,西倉鎮加強產業扶貧資金的使用和管理,確保資金真正扶到點上、根上,最大限度地發揮產業扶貧資金效益,全力推動產業扶貧工作取得實效。在全鎮貧困戶自愿入股的前提下,鎮政府將產業發展入戶扶持資金106萬元以入股合作的方式融資到碌曲縣桃源人家“農家樂”,每年享受產業扶持入股保底分紅,促進貧困戶盡快脫貧。截至目前,碌曲縣共成立各類農牧民專業合作社272個,實現農牧業增加值3.02億元。
相關標簽:碌曲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