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14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 操戈 鄧衛哲
近日,2018年海南省檳榔病蟲害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檳榔黃化災害防控及生態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啟動會在?谡匍_。這是海南舉全省之力力求攻克檳榔黃化病的一項重大舉措。
檳榔是海南省最具特色的熱帶經濟作物之一。近20年來,檳榔產業呈現井噴式增長,截至2016年,檳榔種植面積達到233.7萬畝,是2000年的(40.4萬畝)5.78倍,種植業產值287.3億元,已經超越橡膠,成為海南省第一大經濟作物。全省有230多萬農民以檳榔主要經濟來源,在“產業扶貧”“精準扶貧”和“建設美好新海南”的戰略規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近年來隨著檳榔黃化現象快速蔓延且無有效防控手段最為突出。不僅老百姓“談黃色變”,科研人員也是“束手無策”。海南省科技廳副巡視員王賢直言,檳榔黃化等問題已經制約檳榔產業發展,沖擊到這一產業的健康發展,嚴重影響海南農民增收和全省脫貧攻堅工作。
2018年2月1日,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提交的《海南省檳榔產業可持續發展建議書》做出明確批示,“科研經費要用作刀刃上,我認為這就是刀刃”。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要求,海南省科技廳第一時間啟動2018年海南省檳榔病蟲害重大科技專項,集中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單位及相關農業企業,邀請宋寶安院士、康振生院士、謝聯輝院士以及萬方浩、朱恩林研究員等17位專家成立項目技術指導委員會,以確保能夠破解防控檳榔黃化病,促進海南檳榔產業健康發展。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謝江輝介紹,“檳榔黃化災害防控及生態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的研究范圍很大,又是難啃的“硬骨頭”,項目執行期短,為此將著重圍繞“檳榔黃化傳播途徑”“快速高效檢測技術”“致黃機理”“種苗脫毒技術”“綜合防控技術”等方面,采用“同立項、同攻關、同轉化”的模式進行聯合研究和示范,一方面,充分發揮科研院校和企業在科學技術和產業信息方面的優勢,聚焦重點、集中力量進行聯合攻關;另一方面越短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動科研和產業的無縫對接。在此我也提議,項目各單位要為項目的執行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在人財物上予以大力支持,集結優勢力量為項目的實施做好支撐和保障。
謝江輝稱,按計劃將實現以下項目預期:第一年,摸清檳榔主產區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種類以及各自引起的黃化面積,比例;采取防控措施,穩住現有黃化情況,實現黃化現象不再繼續擴散蔓延。第二年,在示范區實現檳榔黃化癥狀大幅控制,摸索出有效的防控技術和高效栽培技術。第三年,示范區黃化情況得到全面控制,實現“畝產提高20%以上,黃化率控制在15%以下,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降低20%以上”的項目既定目標,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提升。
相關標簽:海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