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20 作者:佚名 來源:云南網
晚飯過后,夜幕降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土官鎮寨腳村委會院內逐漸熱鬧起來。縣委宣傳部掛包干部和各自幫扶的22戶貧困戶圍坐在火塘邊,就著熊熊燃燒的篝火,共同謀劃脫貧致富路子。
“要想真正脫貧,首先要解決的是產業。我們寨腳村委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如果選好產業,發展好產業,那脫貧的腳步還會慢嗎?”寨腳村委會黨支部書記楊曉東首先發言。
接過話茬,縣委宣傳部干部王雪濤建言:“可以借土官發展鄉村旅游的機遇,爭取資金和技術培訓,大力發展桃子、櫻桃、蜜棗等產業,規模化種植,破解發展散、亂、小的瓶頸。”
隨著交流的不斷深入,產生共鳴的干部群眾們徹底打開了話匣子,你一言我一語,就如家人相聚暢所欲言,共謀脫貧策、共商發展路。冬夜的院子里雖寒風冷冽,但這場特別的“火塘夜話”卻如燃燒跳躍的火焰,溫暖了大家的心,讓貧困戶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為進一步拉近黨群、干群關系,爭取全縣各族人民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理解、配合與支持,祿豐縣今年創新性地辦起了“彝家火塘會”,充分利用彝族人民千百年來吃在火塘邊、睡在火塘邊、樂在火塘邊的民俗風情,利用節假日、農閑等人員較為集中的時段,以村小組為單位,采取掛包干部自籌一點或自帶食材,掛包單位、鄉鎮、村委會(社區)各籌一點等辦法,組織戶長到村民小組長家或村級活動場所,開展以“聚一次餐、開一次會”為主要內容的“彝家火塘會”,迄今已舉辦60余場次。
在彝族火塘的更迭流轉中,干部們與群眾拉家常、添感情,話脫貧、奔小康,引導群眾比過去看現在、比發展看差距、比幸福看未來,消除“等靠要”和“應得”思想,艱苦奮斗、自主脫貧,有力促進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
統計顯示,全縣今年以來共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223個,帶動3510戶貧困戶12133人發展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755.2萬元,累計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1304人,7491名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累計增加收入1.4億元。
相關標簽:楚雄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