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20 作者:佚名 來源:河北新聞網
為了不讓一戶貧困家庭掉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落伍,河北雄安新區根據地域特點,結合其他地區成功經驗,積極探索創新適合新區發展的金融扶貧和產業扶貧模式。
結合產業規劃調整,新區鼓勵現代農業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用工等,有針對性地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傾斜。采取合作造林模式,在“千年秀林”十萬畝苗景兼用林、九號造林地塊和2018年秋冬季造林綠化項目中,優先安排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創新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把引導和帶動鄉村旅游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方式,探索制定新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三縣把旅游扶貧當作一項工作重點融入日常工作中,發揮旅游產業的帶動效應。
雄安新區不斷加大對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脫貧等工作的抽查和檢查力度,盯住突出問題,強力督導整改,扎實做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切實落實好“六包一”制度,將上級規定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堅持因地制宜、因戶制宜,并根據每戶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此外,安新縣實施農業園區扶貧項目,將和合蔬菜專業合作社建成安新農業產業扶貧基地,采取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以每畝800-1000元的價格由該基地向貧困人口支付租金,優先安排貧困人口到園區務工增加收入。容城縣充分發揮農業合作社龍頭帶動和服裝、毛絨玩具、制鞋和拉鏈等特色產業優勢,大力開展產業扶貧,目前已經有268名貧困人口從事毛絨玩具、拉鏈等手工業加工。
相關標簽:河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