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01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濟南市商河縣是山東省經濟欠發達縣。近年來,商河堅持“生態立縣”,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經濟,探索“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新路,實現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致富“雙贏”。
特色產業:成為致富“金鑰匙”
在商河縣殷巷鎮,成方連片的留蘭香猶如綠色的海洋。目前,殷巷鎮留蘭香種植面積達到3000多畝,成為全國第二大留蘭香種植基地。
殷巷鎮是個傳統農業鄉鎮,過去農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全鎮有22個貧困村,曾是商河縣貧困村最多的街鎮。
留蘭香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香料及藥用草本植物。2016年以來,殷巷鎮將留蘭香作為群眾脫貧的主導產業,并引入商河縣佳禾留蘭香種植專業合作社推廣精細化管理模式。
商河縣佳禾留蘭香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張洪軍介紹,合作社推行冬季合理密植,第二年春季灌溉,適當施有機肥,去除變異植株,夏季擇時收割,一年收獲兩次,畝均15公斤精油,每畝純收入3360元。
2017年,經檢測,殷巷鎮所產留蘭香精油中香芹酮、檸檬烯兩項主要有效含量均高于國際優質標準。其后,殷巷鎮與國際香料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所產留蘭香精油走向國際市場。
依托留蘭香產業,殷巷鎮實現22個貧困村全部“摘帽”。根據規劃,2020年底,殷巷鎮留蘭香總種植面積將達到3萬畝。
在玉皇廟鎮史家村,建起了1000畝的大棚產業園。2019年春節,史家村蔬菜大棚生產的特色西紅柿,擺上了俄羅斯超市的貨架。2018年,史家村四分之一家庭的年收入超過20萬元。
生態產業化:形成現代農業格局
在商河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山東鑫和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50多個溫泉大棚里,雪爪、芙蓉雪蓮等300多個多肉品種從這里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
山東鑫和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遠濤對記者說,與傳統溫室大棚主要靠燃煤、天然氣保暖不同,這里的花卉大棚直接利用地熱溫泉,既解決了大型智能溫室冬季保溫難題,又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綠色節能減排,發展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多肉種植基地。
商河縣地熱溫泉資源豐富,地下可開采熱水資源量達170多億立方米,蘊含豐富的鋰、碘、鍶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商河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服務中心負責人鄭維祥介紹,除用于療養、保健等傳統領域外,商河縣還將地熱資源廣泛應用于花卉種植等多種產業。
做足溫泉文章,商河縣已培育形成溫泉花卉、溫泉種苗、南果北引、溫泉蔬菜、溫泉漁業等溫泉農業“五朵金花”。全縣育苗總面積達3萬多畝,年生產各類花卉苗木1億株盆,實現花卉苗木年總產值過13億元。
按照農業產業化、產業基地化、基地品牌化、品牌標準化、標準市場化“五化一體”的發展路徑,當地先后高標準建設了商河縣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畜牧科技示范園、鄉村綠洲等農業示范園區。
目前,全縣共有國家星級旅游景區3個,31個縣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全縣無公害產品200個、綠色食品22個,形成“一鄉一品、一園一品”高標準現代農業格局。
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立足生態優勢,商河縣成功創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國家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業大縣”。
商河縣不僅在“糧”上做文章,還將“田園綜合體”作為實現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起點。2018年,投資24億元的佰澤泉韻田園綜合體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100余畝百果園建設;總投資過100億元、規劃面積33.2平方公里的天鴻田園綜合體已正式簽約。
商河縣將生態理念融入產業發展的全過程,充分利用地熱資源、生態資源等優勢招商選資,重點吸引環保節能類項目落戶,實現產業發展生態化。
商河縣經濟開發區被認定為“國家火炬濟南環保節能材料與裝備特色產業基地”,目前已集聚相關企業25家,配套企業40余家,形成環保節能產品、環保裝備制造等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鏈。其中,濟南力諾玻璃制品公司生產的電光源玻殼占國內市場份額的55%,成為飛利浦、德國歐司朗、美國GE汞鈉燈生產的核心戰略供應商。
相關標簽:商河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