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只要天氣好,每天下午彭公村農民何少文都會把豬圈里的一窩窩小野豬,輪流拉出來兜兜風,照他的話說是讓野豬鍛煉身體回歸自然。
何少文:“讓它一個禮拜出來一兩次,小的時候增加免疫力,鍛煉鍛煉身體,那到了八九十斤那就不行,為什么呢,你人也控制不牢,你沒有那么大的精力,一個豬圈里面那么多的豬,不可能一下子都讓它出來,小的時候也就是一窩一窩的輪流給放。”
小野豬漸漸長大后身上沒有了原來像小松鼠一樣的花紋,也不再那么乖巧,但是在何少文的心中依然是他最疼愛的寶貝。
這曾是彭公村里最耐看的鄉間風景,并曾引起了一家報社攝影記者的注意,在發表到報紙上后,不經意間影響了何少文的生活。何少文現在一年靠養豬要賺30多萬元,然而當初卻是靠借貸的5萬元才艱難起步的。
52歲的何少文是杭州市余杭區彭公村人,當過民辦教師、廣播站通訊員、到外地打過工,一晃都快50歲的人了依然一事無成。孩子上學 用錢捉襟見肘,男人的尊嚴都快沒有了。2002年8月,何少文在電視上看到野豬養殖有可能賺錢時動心了,因為他知道杭州周邊還沒養野豬的人,養的話可能會 有銷路。
何少文:“家豬養的人多,它的價格波浪性很大,野豬養的人少,相對來說,它的價格比較穩定一些。”
妻子是個本分人,借錢總怕還不了人家,2002年12月,何少文偷偷借了5萬元錢買了野豬,妻子好幾天不和他說話,因為養的是活物,死了活了的,家里賠個底朝天怎么辦?
何少文:“我老婆是極力反對的,你花了那么多錢,千里迢迢搞回來那么幾頭像貓似的豬,是不是能夠得到回報,她確實很擔心。但是作為我一個男人來說,家里的經濟負擔重,兩個小孩子念書,抓到家也就是咬著牙關了,不管怎么樣,總是要熬過這一關。”
5萬元錢買回一頭大公豬,四頭小母豬,加上修房造舍,轉眼就把錢花光了。最可氣的是,剛回來沒幾天,那頭從北方引進的最值錢的大公豬竟然在一天早晨不翼而飛。何少文跟著野豬在小雪的路上留下的腳印,一路狂追。
野豬的敵意很強,毛發驚悚,冷酷無情。
何少文:“它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朝你身上撲過來,撲過來我轉身想逃還來不及。”
妻子俞金娣:“這個時候它已經往他屁股上一挑,一挑過后,我丈夫一下子就摔了,這一個地方,這一個地方全部刮開了。”
何少文:“我不是喊救命呀,我喊救命啊。它再往我身上踩過來,我不是要死呀,那頭豬已經六七百斤重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才把那頭大野豬趕回家,老何半個月都沒從床上爬起來,妻子對野豬恨得牙根都癢癢了。
何少文:“我抓回來的東西,這看著比金錢還,那豬就是我的寶貝呀,所以我是對待自己的小孩一樣。”
不看僧面看佛面,妻子看在錢的面子上也就只好認倒霉,跟著老何養起了野豬,但是他們發現這樣下去賺不到錢。
何少文:“野豬交配到小豬可以成為成豬,好賣的話也要11個月,那么長的時間,僅僅限制在5頭野豬身上,那我就是另外的時間都是白白的浪費了。”
借著別人的錢,就像頭上頂著顆不定時炸彈,隨時要準備還人家。兩個孩子讀大學也缺錢,何少文多了個心眼,決定再養些家豬,一個是養,一窩也是養,他用妻子壓箱底的2萬元錢買了50頭四五十公斤的半大家豬,加速資金周轉。
妻子:“四個月的話,賣掉,賣了把它賣掉的錢,再來做本錢。”
何少文:“好像3只鍋子兩個鍋蓋一樣,你今天人家要錢了你怎么辦,你蓋來蓋去蓋不好,那所以我們買了家豬以后,那么三個鍋子,兩個鍋蓋可以蓋了。”
2004年3月,何少文三十多只小野豬滿月了,他多了個心眼,先把這個消息告訴鎮政府的人,說不定以后有事能幫幫自己,也糾正他們當初認為他胡鬧的想法。
養野豬這在當地是個新鮮事,一傳十十傳百,何少文養野豬的事情就引起了當地一家報社記者的注意。
記者:“首先取決于它這個稀奇的這個角度,因為這個野豬外面的花斑跟貓一樣的,或者跟梅花鹿一樣的,就花斑比較好看,這樣一種樣子的,以前我們沒有看到過。”
記者:“報道了之后呢,就是它有反響,就是有群眾來跟他聯系了。”
何少文:“第一次5個野豬賣出去,1.1萬元錢賣出去,一部分的回報已經回來了。”
物以稀為貴,當地的媒體認為養野豬挺新奇,何少文沒少上了報紙電視,也因此賣了不少小的種豬。
妻子:“這兩頭大的是公豬,那一頭公豬不能做公豬,因為它的后腳低,它交配的時候,母豬高,公豬后腳低了,那不行的,做母豬要10個奶子以上可以做母豬的,10個奶子以下,我們也閹割掉,做肉豬。”
我們采訪的時候,就遇到了浙江臨安市的一位養殖戶,以前從媒體上看后買了一組5只發展,這次又來挑野豬。
臨安市農戶 王德龍:“它說這個爪子很大,殺了以后不像。”
何少文:“大,爪子大就是那個水泥地,它是硬的,山上它是松的,兩的腳有尖了,現在你看都是大的就是100多,100多了,七八十斤的幾乎是沒有,所以這個價錢,沒有2200元,不賣。”
每當老何賣出一組5只野豬,他都會在墻上畫一個“正”字,這成了兩口子心照不宣的秘密。
記者:“那外人不就知道你賣了多少?”
何少文:“這個東西就是我們夫妻兩個人知道,我們心中有個底,一年下來能夠賣幾個。”
一頭小種豬要賣2000多元錢,何少文剛開始就靠著杭州周邊地區養殖野豬的人比較少的緣故,2004年賣了80多頭小種豬,這讓他把當初買野豬借的5萬元也一下子還掉了。
資金能夠周轉過來了,2004年,何少文決定養的家豬就要從小養了,在當地家豬配種一次下來也要小一百元錢,何少文一琢磨,自己怎么守著金山哭窮呢?他多了個心眼,讓自家的野公豬和當地的家母豬雜交。
買家豬時老何沒想到,家母豬和野豬雜交出的不倫不類的豬,竟然瘦肉率高,肉筋道,價格比當地家豬肉稍高一點,居然供不應求。
何少文:“我們那個屠夫,每一天早上是4:30,有時候4點到我這里來殺豬,那最多的時候七八頭,價格在我這里搞出去是8元錢一斤。”
何少文賣豬和別人不一樣,他把豬頭豬內臟等豬下水免費送給屠戶,屠戶多殺一頭豬,自己把豬下水賣了就能多賺幾十元錢,屠戶殺豬賣豬的熱情更高了。
經銷商 張元國:“內腸好一點,最值錢的就是那個肚和腸,好的知道是人家配種的,人家知道的,這個內腸好一點。”
何少文:“對,不管什么家豬呀,野豬都是送的。”
何少文:“腸子什么東西也都歸屠工的,其實賣出去,腸子里面,內腸里面他賺好多錢了。”
張元國是當地豬肉市場很有名氣的銷售大戶,兩年多來,何少文養的家豬全被他包銷了。
消費者 楊建林:“它這個肉是野豬交配的,它吃起來味道很好的,價格呢很便宜。”
一個小小的銷售技巧,何少文的家豬每年光在鄉鎮上就能銷售近300頭,好賣的原因除了家豬沾了野豬的光,價格低之外,屠戶賣一頭他的家豬比賣別的普通家豬能多賺幾十元錢。
家豬賣好了,但何少文每年還有六七十頭,價值近十萬元不能做種的野豬需要殺肉賣掉,為了賣個好價錢,他把消費的終端定位在了高檔賓館和度假村,2005年,何少文在鎮政府朋友的幫助下,把當地一家知名山莊的老板專門請到家里品嘗野豬肉。
經理 莫根榮:“燉起煲來味道都鮮,肉質吃起來跟野生的基本差不多,因為紅燒了,肉質很香的,比家豬香多了。”
隨后,客戶試著引進了野豬肉,消費者反映很好,山莊每個月至少從何少文那里買一頭野豬讓客人嘗鮮。何少文賣的野豬肉價格便宜,給何少文增添了不少口碑,老板還給何少文介紹了幾家杭州的大酒店,不能做種的價值10萬元野豬肉找到了銷路。
現在,何少文一年要賣掉將近300頭家豬,100多頭種野豬,一年賺30多萬元錢,無論是家豬肉還是野豬肉,何少文賣出去的價格都不算高, 可他又不傻,雖然杭州的生活條件好,但是人們對野豬肉還不太認識,何少文說,培育市場有個過程,做生意多長個心眼,賺錢就只是遲早的事。
何少文:“一口不能吃一個胖子嘛,那慢慢地慢慢地,人家認可了我這個肉以后,從8元也可能會提到12元,那12元的野豬肉可能會提高到15到20元。”
編導:段旭東 攝像:孫桂卿
余杭區瓶窯鎮吳云水 姚雪貴 協助拍攝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