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2-2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央視網消息:這是一個神秘的國度,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面積的80%。這里林木種類繁多,尤其盛產一種會流淚的樹。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下,一群中國人,發現了商機。他們讓這種會流淚的樹,變成了搖錢樹。他們的到來,也改變了當地很多人的生活。這些中國創業者在東南亞多個國家建立了30多家天然橡膠種植、加工、貿易企業,打造出全球領先的天然橡膠全產業鏈。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老撾,地處湄公河流域,那里風景秀美。而一群中國人,卻在那里發現了商機。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他們抓住機遇,走向海外,把一個老牌國企打造成一個行業全球領先的全產業鏈跨國集團,并給當地人民帶去了新的技術和就業機會,提升了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今天,我們的記者會帶您走進2300多公里外的老撾,看看那是一群怎樣的中國人?他們是如何在海外創業的?
老撾,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680多萬人口由49個民族組成。
老撾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特色文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而一群中國人卻在這里看到了合作共贏的機會。
2013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這些中國創業者抓住機遇,在中國農業農村部的支持下,走向海外,在老撾、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發展橡膠產業,有效彌補了中國橡膠產量的缺口,同時,帶動了東南亞國家當地膠農增收致富。
這是一群什么樣的中國人?他們又是如何在東南亞國家創業的呢?《致富經》欄目記者從北京出發,來到2300多公里外的老撾萬象省,一探究竟!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加油! 加油! 加油!
這天上午,萬象省橡膠基地正在舉行一場割膠比武。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我們今天割膠比武分一二三等獎,一等獎的獎金十萬基普(人民幣約78元),二等的獎金八萬基普(人民幣約63元),三等獎的獎金五萬基普(人民幣約39元)。大家有沒有信心拿到獎?
膠工:有!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加油! 加油! 加油!
吳清達是比賽的組織者,參賽選手是公司的老撾籍割膠工人。
吳清達:割膠比武正式開始!希望大家加油。
天然橡膠,四大工業原材料之一。它有良好的彈性和絕緣性,被廣泛地用在工業、交通、醫藥衛生和日常生活等很多領域,常用的輪胎、手術手套、奶嘴等都是橡膠制品。
央視網消息:這是一個神秘的國度,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面積的80%。這里林木種類繁多,尤其盛產一種會流淚的樹。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下,一群中國人,發現了商機。他們讓這種會流淚的樹,變成了搖錢樹。他們的到來,也改變了當地很多人的生活。這些中國創業者在東南亞多個國家建立了30多家天然橡膠種植、加工、貿易企業,打造出全球領先的天然橡膠全產業鏈。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老撾,地處湄公河流域,那里風景秀美。而一群中國人,卻在那里發現了商機。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他們抓住機遇,走向海外,把一個老牌國企打造成一個行業全球領先的全產業鏈跨國集團,并給當地人民帶去了新的技術和就業機會,提升了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今天,我們的記者會帶您走進2300多公里外的老撾,看看那是一群怎樣的中國人?他們是如何在海外創業的?
老撾,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680多萬人口由49個民族組成。
老撾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特色文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而一群中國人卻在這里看到了合作共贏的機會。
2013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這些中國創業者抓住機遇,在中國農業農村部的支持下,走向海外,在老撾、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發展橡膠產業,有效彌補了中國橡膠產量的缺口,同時,帶動了東南亞國家當地膠農增收致富。
這是一群什么樣的中國人?他們又是如何在東南亞國家創業的呢?《致富經》欄目記者從北京出發,來到2300多公里外的老撾萬象省,一探究竟!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加油! 加油! 加油!
這天上午,萬象省橡膠基地正在舉行一場割膠比武。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我們今天割膠比武分一二三等獎,一等獎的獎金十萬基普(人民幣約78元),二等的獎金八萬基普(人民幣約63元),三等獎的獎金五萬基普(人民幣約39元)。大家有沒有信心拿到獎?
膠工:有!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加油! 加油! 加油!
吳清達是比賽的組織者,參賽選手是公司的老撾籍割膠工人。
吳清達:割膠比武正式開始!希望大家加油。
天然橡膠,四大工業原材料之一。它有良好的彈性和絕緣性,被廣泛地用在工業、交通、醫藥衛生和日常生活等很多領域,常用的輪胎、手術手套、奶嘴等都是橡膠制品。
割開橡膠樹皮,就會流出天然橡膠。但割膠是個技術活兒,對下刀的角度、力度、深淺都有要求,這也是比賽評判的標準。
記者:你覺得自己今天能拿一等獎嗎?
老撾籍割膠工人巴妮:肯定能,我覺得他們都沒我割得好。
記者:薩拜迪,這個美女剛剛說你割得沒她割得好,你覺得是這樣嗎?
老撾籍割膠工人隊:割膠對力度有要求,女生的力氣比不上男生,我的技術更好一點。
老撾籍割膠工人蓋野:我割膠已經20年了,他們見過的橡膠樹都沒我割過的多,能跟我比嗎?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消費國,國內適合種植橡膠樹的地區卻很少,供給量長期不足20%,主要依賴進口。
在老撾,一年只有兩季,旱季和雨季,全年有超過2000毫米的降雨量,年平均氣溫在26攝氏度左右,高溫高濕的氣候非常適合橡膠樹生長,發展橡膠產業很有優勢。
2006年,廣東省廣墾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初始投資500萬美元,在老撾的萬象省、甘蒙省等4個省份建成了共占地7200公頃的橡膠園,種下了180萬株橡膠樹。
老撾的氣候環境適合種植橡膠樹,但在這里發展橡膠產業,卻并不容易。2016年10月,吳清達被廣墾橡膠集團派到老撾分公司擔任總經理,整個老撾分公司算上他在內只有3名中國人,其他員工都是老撾人。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大,給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這邊的人發了工資以后,肯定要放幾天假,很多都是用完錢再做工。比如15號發工資,工人17、18號就休假。我們公司沒有規定,但他們就自己調整。
記者:等于這邊的膠工自行放假啊?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對。
老撾的生活節奏比較慢,很多當地員工的生產積極性不高,加上缺乏割膠技術,橡膠產量上不去。怎么辦呢?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決定,先和老撾籍員工交朋友、多溝通。為此,他們進行語言培訓,學習老撾語。
現場: 割膠、 你好。
記者:黃經理,您現在跟他們都是用老撾語在交流是嗎?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綜合部經理黃遠冕:對,我學了一下老撾語。
記者:學了多久?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綜合部經理黃遠冕:我們當時在培訓班學了一個半月左右,我來這里已經兩年半了,基本上的交流都還行。
現場:香,香,他說香。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吳清達:每個月都要去橡膠基地,一般都要去2到3次,去基地,地頭里親自指導。就是現場辦公,發現了問題就及時幫他指點出來改正。
學會了老撾語,和當地員工多交流、溝通,這加深了中國員工和老撾員工的感情,也方便把割膠技術教給這些老撾工人。
記者:吳總,我看他們怎么都是斜著割,咱們豎著割、橫著割不行嗎?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吳清達:只能斜著割,要求大概30度。如果割的太平,膠水流得就慢,就容易凝固。
記者:那我們垂直豎著割,不是流得更快嗎?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吳清達:豎著割只有一條乳管,橫著割乳管就多了。
割膠技巧影響產量。割深了會傷害樹,割淺了出膠少或者膠流不出來。一棵橡膠樹,從幼苗長到可以割膠需要5年,一年能產8斤左右橡膠,能割25—35年。技術好的膠工能讓一棵樹多產35%左右的橡膠,割膠壽命延長5-8年。
2016年以前,一名膠工每個月的產膠量在800公斤左右。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通過割膠比武的方式,給老撾籍割膠工人做技術培訓。膠工的割膠技術提升了,產膠量增加到1500公斤左右。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吳清達:首先,我們來頒發三等獎。蓋野先生,請上臺領獎。
老撾籍割膠工人蓋野:加油。
獲得二等獎的是這個小伙子:隊。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今天的一等獎,是巴妮女士。
老撾籍割膠工人巴妮:加油。
除了給膠工做技術培訓,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還用了一招,不僅讓公司的橡膠年產量增長了近一倍,也讓老撾橡膠工人的生活有了大變樣。這天上午,記者來到割膠比武冠軍巴妮的家里探訪。
記者:薩拜迪!
老撾籍割膠工人巴妮:薩拜迪!
記者:我們是《致富經》欄目的記者,今天來拜訪您。這是給你的。
老撾籍割膠工人巴妮:謝謝,請來家里坐吧。
巴妮一家今年剛建了新房,200平米,她和丈夫、兩個孩子以及哥哥一家,7口人住在這里。
現場:住在這里?這是睡的地兒?這邊水泥還沒干?還正在建?
老撾籍割膠工人巴妮:對,這是來到中國橡膠公司工作以后蓋的。
巴妮說,建新房一共花了1億2千7百萬基普,相當于10萬元人民幣,有6間房,雖然還沒完全建好,但7口人住已經足夠寬敞。新房隔壁的這個小木屋,是巴妮原來的家,他們在這間小房子里住了20多年。
巴妮一家有3口人,原來在老撾本地橡膠企業工作。2013年以來,天然橡膠市場遭遇劇烈震蕩,銷售價從最高每噸3200美元一路跌到每噸1100美元。市場環境不景氣,很多老撾本地橡膠企業紛紛裁員、降薪。2015年3月,巴妮下崗了。
廣墾橡膠集團入駐老撾,給這些老撾膠工帶來了希望。當初,這些中國員工來到老撾以后,就是這樣挨家挨戶走訪,了解老撾膠工的生活情況,還給他們找到了增加收入的辦法。
老撾籍割膠工人巴妮:以前我和老公、哥哥都在老撾本地的橡膠公司上班,2015年下崗以后就沒有了收入。2016年,我和老公來到中國橡膠企業工作,現在我們倆一個月能賺1萬元人民幣,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告別了巴妮一家,記者又來到村里最早買車的村民同康家里拜訪。
記者:這兩輛車都是您的?
老撾籍割膠工人同康:是的。小車用來接送孩子上學,大車用來拉貨。
記者:是不是你們這家里有沙發的人比較少?
老撾籍割膠工人同康:是的。
記者:那他這算有錢人了啊?
老撾籍割膠工人同康:我有兩輛車,兩棟房子。這都是到中國橡膠公司上班以后買的。現在我和我老婆都在那里上班。
廣墾橡膠集團旗下老撾公司有801名老撾員工。其中有很多人原來是老撾本地橡膠企業的下崗工人。廣墾橡膠集團把這些老撾膠工招進下屬公司,又用了一個辦法,不僅讓膠工的收入提高了,公司的橡膠年產量也大大增加。
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總經理吳清達:老撾這邊我們就是按件來計酬,割一公斤就給多少錢,產量高我們就用獎金來獎勵膠工,這樣管理就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積極性。
老撾籍割膠工人蓋野:原來我每個月的工資是固定的2300元人民幣。現在按產量計酬,干得多賺得就多,我一個月能拿到4800元。
老撾萬象省威康縣巴干永村村長來同·蘇塔瑪翁:我們村比較大,有2470人,全村有500多人在中國橡膠企業上班。現在我們村蓋新房、買汽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除了將產量與收入掛鉤,多勞多得。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還實行全年超產獎勵、月度割膠競賽獎金、膠工技術評比獎勵等激勵措施,這徹底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2017年,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的橡膠產量是3327噸,2018年就超過了5000噸。
截至2018年底,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給老撾帶來了800多個就業崗位,間接帶動了上萬人致富,改善了膠農的生活,企業在老撾也越來越有影響力。
老撾萬象省突拉孔縣農林局 副局長端瑪拉·西哈拉:中國橡膠企業入駐老撾以后,提供了800多個就業崗位,每年能帶來150多萬元人民幣的稅收。我很看好中國橡膠企業在老撾的未來發展。
老撾橡膠協會副會長薩訥·朱拉瑪尼:中國企業把優良的橡膠生產技術帶到了老撾,改變了橡膠工人的生活,讓老撾橡膠開始出口海外,橡膠的經濟價值也被充分發揮出來了。
在東南亞國家發展橡膠產業,機遇和挑戰并存。目前,廣墾橡膠集團在老撾的橡膠種植面積達到7197公頃,種下了195萬株橡膠樹。但國際橡膠市場的劇烈波動,讓這些中國創業者們意識到,在海外發展橡膠產業,單靠種植利潤低、風險大,只有拓展橡膠深加工,延長橡膠產業鏈,才能應對市場危機。
廣墾橡膠集團除了在老撾發展橡膠產業,還在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多個東南亞國家建立了32家天然橡膠種植、加工、貿易企業及科研機構,并且還在繼續大膽開拓市場。
1月下旬,已經進入老撾橡膠收割季的尾聲,但依然有很多經銷商會來中國橡膠公司大批量購買橡膠。泰國經銷商帕農坡今天要來買走5000斤橡膠。
泰國橡膠經銷商帕農坡·亞通賽:這里是泰華樹膠有限公司在老撾的分公司,我跟他們合作有10多年了,他們的橡膠產量高、質量好,跟他們合作我比較放心。
帕農坡說的泰華樹膠有限公司,曾經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膠生產企業,在東南亞乃至全球有著較強的影響力。2016年10月,廣墾橡膠集團成功收購泰華樹膠有限公司62%的股權,一躍成為領先全球的天然橡膠全產業鏈跨國企業。
泰華樹膠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林立盛:廣墾橡膠集團與泰華公司的合作是雙贏,中國企業讓泰華重新煥發了活力。
泰華樹膠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萬大川: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的經營和磨合,我們現在可以說泰華的整個經營局面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2019年,泰華自產的橡膠產量將近50萬噸,占整個泰國橡膠年產量的10%。
2016年,泰華樹膠有限公司的橡膠年產量是16.16萬噸,到了2018年,橡膠年產量提升到40萬噸,創下歷史新高!廣墾橡膠集團控股泰華樹膠有限公司以后,又有什么經營絕招呢?
泰國膠工賢索踢:在泰國北部,4月上旬橡膠開割,可以割到來年的1月中下旬。在泰國南部,5月上旬橡膠開割,2月下旬停割。
原來,根據種植區域緯度的不同,天然橡膠的割膠時間也不同。1月中下旬,泰國北部進入停割期,2月下旬,泰國南部進入停割期。廣墾橡膠集團控股泰華樹膠有限公司以后,在泰國的南北部建設橡膠加工廠和種植基地,利用割膠的時間差,把產膠期延長了足足2個月。
泰華樹膠有限公司有4000多名員工,其中泰國當地員工有3975人,多為技術工人。廣墾橡膠集團控股泰華樹膠有限公司以后,對員工晉升機制進行了改制,定時定量考核業績,業績靠前的可以直接晉升管理崗位,充分激發了當地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力。
廣墾橡膠集團泰國分公司生產部副經理奇才:我在中國橡膠企業旗下湄公河公司工作了8年,以前一直做割膠工人,去年我成了生產部副經理。我覺得在這里工作很有發展。
廣墾橡膠集團泰國分公司生產部經理萬納育:我是泰國人,我在這里工作11年了,開始是裝機器,做維修工人,在我們公司工作有發展。
控股泰華樹膠有限公司以后,廣墾橡膠集團目前的天然橡膠種植面積達200萬畝,橡膠年產量達到150萬噸。
泰國農業與合作社部部長吉薩達·本拉:中國農業農村部的支持,讓中國橡膠企業能夠順利入駐泰國,給泰國的橡膠產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實現了中泰雙方合作發展、互利共贏。
目前,廣墾橡膠集團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生產出的橡膠原材料和加工制品極大地滿足了國內橡膠產業發展的需求,同時,還把橡膠產品銷往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
這些中國創業者們在東南亞國家發展橡膠產業,資金、技術是基礎,而和當地人友好相處、心靈上相通、文化上融合,才是合作共贏的保證。
老撾員工喜歡打排球,廣墾橡膠集團老撾公司每個周末都會和老撾員工一起打球。
在柬埔寨分公司,廣墾橡膠集團創辦了膠林學校,免費教基地員工和周邊居民的孩子學中文、柬埔寨文和數學等課程。
膠園學校學生:我要當導游。
膠園學校學生:我要當中文老師。
膠園學校學生:我要當翻譯。
盡管語言、文化、國籍不同,但中國創業者們和東南亞各國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實現了心意相通、友好發展。
秉持著“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中國橡膠行業的創業者們抓住機遇,走出國門,不斷開拓創新。2018年,廣墾橡膠集團的年營業收入達到103億元。
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中國廣墾橡膠集團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走出國門,開拓創新,打造出了天然橡膠行業全球領先的全產業鏈跨國集團。除了經濟建設的友好發展、互惠互利,中國企業也實現了和東南亞各國的文化融合、民心共振。“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中國創業者,會在未來的跨國經營道路上行穩致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