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2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進入4月份以來,全球大宗油脂油料價格振蕩反復、底部橫盤為主,主要利多題材來自于中美貿易戰引發我國進口廠商對于進口大豆供應的嚴重擔憂,不僅是亞洲買家包括歐洲各國甚至南美出口國之一的阿根廷等買家開始集中采購美豆。利空題材則來自于南美的巴西新作大豆收獲情況良好,巴拉圭、烏拉圭等生產國的供應格局總體良好,壓制美盤大豆期貨價格的反彈高度,進而限制相關植物油行情的波段走勢。匯易網注意到,近日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將出口棕櫚油零關稅政策延后至本月底,5月1日恢復5%的出口稅率,這對于后期大馬棕油價格無疑將構成壓力,有國外機構預測未來幾個月全球棕櫚油價格將下跌50美元/噸,多空博弈格局之下國際、國內棕櫚油價格會否創下年內最低點,仍應視中美貿易戰之動向。
全球棕櫚油“天王級”產量引關注,部分機構極度看空二季度價格走勢
今年3月初亞洲棕櫚油行業會議上,知名分析師幾乎一邊倒預測夏季BMD毛棕油期貨下跌11%,最高估值達到2600令吉/噸,估值低點在2300令吉/噸;同時,分析師還預測未來幾個月馬來西亞毛棕油出口價格將跌破600美元/噸,一個半月過去了,目前該報價仍然位于650美元附近。本周初,德國漢堡的行業刊物《油世界》預測稱,未來幾個月全球棕櫚油價格可能下跌50美元/噸,因為4-9月期間全球產量和庫存增加,尤其是馬來西亞和印尼。
本月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供需報告數據顯示,2017/18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再次創下歷史紀錄,首次達到6,989.3萬噸,較上年度增產501.9萬噸,約合7.74%的升幅。同時,當年度馬來西亞產量預計達到2050萬噸,這也是自2013/14年度(2,016.1萬噸)以來的歷史次新高水平;17/18年度印度尼西亞棕櫚油產量估值高達3,850萬噸,大馬、印尼兩國產量同比增長414萬噸。JCI資訊解讀認為,每年的4月-10月都是東南亞油棕種植園產量增長期,2017年全球“超強厄爾尼諾”氣象周期終結,大馬和印尼棕櫚油生產能力回升明顯,基于居高不下的庫存水平,不排除后期棕櫚油價格探底的可能。
多元化題材“扎堆”加劇多空角力,我國植物油市場跟盤夯底進行時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稱,該國政府已經將今年5月份毛棕櫚油出口關稅定在5%,結束自2018年初以來實施的免稅出口政策。大馬政府表示,5月份毛棕櫚油(征稅起點)參考價格定在每噸2409.66令吉,約合621.37美元。由此可見,后期棕櫚油產量季節性增長的過程中,一旦大馬政府調高相關植物油出口關稅,確實可能引發出口市場的政策性壓力,下探50美元/噸在未來數月仍有發生的可能性。但是,匯易網資訊認為,不應忽視的是,全球主要的權威氣象機構紛紛發布報告稱,“拉尼娜”事件將于今年春季結束,中國國家氣象局更表示,2017/18年度全球發生厄爾尼諾事件的概率正在不斷上升,最有利的佐證就是南極冰蓋從去年底以來開始加速縮小……如是,加上中美貿易戰硝煙彌漫、兩國不斷加碼關稅壁壘和反制措施,這也將間接提振我國進口廠商采購東南亞棕櫚油(替代大豆、菜籽等進口油籽原料)的需求量,屆時棕櫚油價格能否快速下跌50美元/噸可能要劃上一個問號。
綜上所述,對于今年二季度全球植物油乃至整個商品市場而言,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為集中,天氣、政策包括匯率等多領域的風險敞口并未消除,作為長期倚重進口原料供應渠道的我國廠商,應當利用好市場賦予我們的金融工具,結合自身經營特點與資金實力,套期保值、期權保護等入市策略在未來均能有效規避風險、把握商機,應對“黑天鵝之年”的考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