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02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期在外圍油脂市場強勁反彈的帶動下,大連棕櫚油期貨憑借進口成本支撐從低位反彈,錄得100多點的漲幅。然而,當前棕櫚油仍受累于產地復產及需求萎靡,加之作為棕櫚油第二大進口國的印度,進口需求在國內棕櫚油高價水平下受到抑制,產地后期庫存壓力不減。
展望后市,在季節性增庫存周期下,中短期棕櫚油缺乏利好驅動,反彈空間料受限。近日棕櫚油期貨1901合約反彈至上方40日線壓力附近,上行受阻,短期或有回落調整。
生產重回正軌
棕櫚油單產與降水量存在較大的相關性,在前期降水量良好的情況下,今年棕櫚產量進一步增長將是大勢所趨。馬棕一季度產量不負眾望地達到了450萬噸,同比增長12.6%,大幅超出5年期平均水平,顯示出復產情況良好。然而,該復產節奏卻在隨后的4—6月受到了較大干擾,馬來西亞大選和齋月假期導致的工作日過少,令這幾個月的產量出現連續下滑。
隨著6月中旬齋月的結束,7月工人重回種植園,棕櫚油生產情況重回正軌,產量隨即顯示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SPPOMA數據顯示,馬棕7月1—25日產量環比增長27.61%,其中單產增長29.50%,出油率略降0.36%。MPOA數據則顯示,馬棕7月1—20日產量環比增長18%,其中馬來西亞半島增加22.1%,沙巴州增加10.7%,沙撈越增加11.0%。保守估計,馬棕7月產量環比增幅將達到20%,對應的產量在160萬噸以上,較6月133萬噸的產量出現較大增長。直到10月,棕櫚油產量或繼續呈現季節性增長,供給將十分充裕。
產地出口萎靡
雖然棕櫚油產量表現良好,但產地出口并不樂觀。船運調查機構ITS和AmSpec發布的數據顯示,馬棕7月出口環比下滑1.38%—3.94%。馬棕在6月113萬噸同期歷史低位的基礎上下滑,顯示出需求極度萎靡。
今年年初,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將4月毛棕油出口關稅提高至5%,相比之下3月毛棕油出口關稅為零,這也是自2015年4月以來首個不實行毛棕油零關稅政策的月份,極大改善了馬棕的出口競爭力。然而,全球植物油總需求增速是有限的,一段時間實施的零出口關稅政策更多是促進需求國的提前采購,而不是促進總需求的擴張。馬棕前期出口大幅增長透支了部分未來出口的潛力,并在隨后的日子里通過萎靡的出口逐漸顯現出來。
植物油需求放緩
印度在6月調整了植物油進口關稅,將毛棕油、精煉油進口關稅分別統一調整為35%、45%,表現為維持棕櫚油不變,而上調豆油、菜油、葵油的進口關稅。這一舉措雖然增強了棕櫚油的相對競爭力,但似乎對印度棕櫚油需求并沒有形成太多提振,因印度油脂整體需求出現回落。作為全球第二大植物油消費國,印度需求增速放緩對市場形成較大的不利影響。
雖然當前全球植物油價格在多年低位徘徊,但進口關稅的數次上調及盧比對美元貶值,仍令印度國內植物油價格呈現逆勢上漲。印度國內批發市場主要植物油價格在過去的12個月里上漲16%—28%,其中精煉棕櫚油價格高達680盧比/10公斤,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8%。在偏高的植物油價格水平下,一方面,印度國內油籽壓榨好轉,植物油產出增加;另一方面,高價對印度國內植物油需求形成抑制。在這兩個方面的作用下,印度植物油進口需求將被壓縮,油世界已將2017/2018年度印度植物油進口需求下調至3年低位1470萬噸,較上年減少70萬噸。
總體來看,當前棕櫚油依然受限于基本面壓制,短期缺乏更多利好因素驅動,預計反彈空間受限,但在進口成本增加及原油反彈提振PME需求的支撐下,短線亦難大跌,預計仍以區間振蕩為主。近日棕櫚油期貨1901合約反彈至上方40日線壓力附近,突破動能不足,短期或有回落調整,可嘗試輕倉短空。
相關標簽:[db:標簽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