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當前正值春茶管理時節,為確保我縣春茶生產的順利進行,搞好二OO六年的茶葉生產工作,為此,希望廣大茶農和茶場,應充分利用好春節過后的當前空閑時間,早準備、早動手、早管理,抓緊并落實好當前的茶園管理工作。現將春季茶園管理技術要點簡介如下:
一、適時早施催芽肥
春茶施催芽肥,可以促進茶芽粗、芽壯、芽齊,從而增加產量,提高質量。一般春肥占茶園全年追肥總量的40%,早施催芽肥可增產7%。施肥方法:采用沿樹冠直下開溝施。春季多雨季節也可干施。不論干施、濕施,都要邊施邊蓋土,以減少肥料損失。干施時須注意,不能把化肥直接撒施在茶蓬上或集中施下一點,以免燒傷葉片和根系。施用的肥料是復合肥料,還要加施氮肥,以利提高肥效。為促進春茶早發、多發、齊發、壯發,及時施下第一次追肥,對提高春茶產量及全年產量關系極大。根據我縣氣候特點及名優茶生產的要求,要及時抓住當前少雨水、天氣晴朗、茶園土壤濕潤的有利條件,進行淺耕,有利于疏松土壤,提高土溫,削除雜草,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消耗。淺耕時間:應在2月底前結束,深度以10cm左右為宜,盡早施下春茶催芽肥。催芽肥時間宜早不宜遲,要求于2月底完成,高山茶區遲的于3月上旬完成。低山平地、陽山和早芽種茶園應提早進行。在離茶樹根部10—15cm處開溝施入。據研究,每生產50千克干茶,需要純氮5-6千克。為了提高茶葉品質,應注意配施磷、鉀肥。三要素配合比例為4:1:1或4:1:0.5。常規茶園一般畝施尿素30—35千克或復合肥30千克,或腐熟欄肥2000——2500千克,施后覆土。
二、盡早開園,提高經濟效益
名優茶生產是春茶生產的“重頭戲”,是茶葉生產的經濟增長點,提高效益的突破口。首先,根據我縣春季回溫早的有利條件,充分發揮“時間差”效應,大力運用實用科技,圍繞“早”字做文章,積極盡早開園,早采多制名優茶,早上市,爭取最佳的經濟效益,提高市場競爭力,贏得市場。其次,應用噴施葉面肥技術,促進春茶提早萌發,可選用茶葉特效營養液等葉面肥,以促進茶樹提早發芽,加速茶芽生長,達到早采目的,第三,合理運用修剪技術。修剪是茶樹樹冠管理的重要措施。修剪技術的正確運用,既能促進茶樹生長旺盛,經久不衰,又能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為了保護越冬芽的生長,確保各優茶的早采制,早上市,提高茶葉產量和質量,增加春茶前期產量,達到理想的經濟效益,對生產茶園宜改春茶前修剪為春茶后修剪。春茶結束后,各生產者根據茶園生長勢情況,于5月上中旬進行一次輕、深不同程度的修剪,對幼齡茶園,要及時做好定型修剪。第四,要瑾防“倒春寒 ”現象的發生。早春氣候異常,氣溫乍暖乍寒,這種氣候條件對茶園生產高檔名優茶極為不利。據我們經驗,凡出現“倒春寒 ”年份的春茶,開采期普遍推遲,采摘高峰期往往比較集中,多數茶葉香氣較平淡,給名優茶生產帶來影響。以住我縣“倒春寒”多數出現在3月上旬,至4月初。俗話說:“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由于去年明顯暖冬及今年春氣候相對偏高,極有可能出現“倒春寒”,為避免或減輕“倒春寒 ”的影響,要求各地在早春季節應隨時密切注意天氣預報,及早采取措施。對于在3月上旬已萌發芽葉的烏牛早等早生品種茶園,要及時采摘,以減少凍害損失。同時積極做好其它各項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嚴格控制農藥,降低農殘。
隨著人們對食品衛生與環保意識的增強,茶葉農藥殘留量和微生物量超標,已引起廣大消費者的重視。為此,要求各地茶葉生產戶,堅決禁止在茶葉生產中使用不易降解的高危高毒高殘農藥。對確因茶園中蟲口基數多的,在生產期間通過農業綜合防治方法減輕病蟲危害,盡量不用或少用農藥防治,以減少農藥殘留量。如有越冬害蟲發生危害時,要做到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防治,如功夫、阿維菌素、吡蟲啉、噠螨靈等,或選用對人體危害小的植物性農藥如魚藤酮、苦參堿、綠浪等農藥防治。同時,要求各茶場和茶葉加工戶,做好現有茶葉加工場地清洗與茶機維護清潔工作,以實現茶葉加工的標準化、規范化、清潔化,提高茶葉品質和市場競賽力,加快我縣茶葉產業化建設進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