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產菇量相同的前提下,平菇大田仿野生栽培,能降低生產設施投資和勞動強度,方便操作和管理,產出的鮮菇極具野生菇風味,提高了平菇商品價值。該模式實用性強,易操作,適宜規模化、產業化生產,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平菇以其高產、適應性強和消費量大等優勢,在我省食用菌生產中占據主要地位。但利用房屋、大棚、山洞等設施栽培平菇,多年來一直被各種病蟲害等問題困擾,生產效益低而不穩。為避免設施栽培帶來的病蟲害問題,以及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適應市場對“野生食用菌”的需求,我們設計研究出平菇大田仿野生高效栽培技術模式。
1栽培技術要點
1.1春季栽培平菇春季氣溫在5―20℃,選中廣溫型菌株,如佛羅里達、黑平119、漢3、農科6號等,在栽培場地(面積一般為200―600平方米)建長20m、寬0.4m、深0.2m的畦,畦間留0.6―1m作業道,每6條畦間設1條4m寬大型作業道,供車輛進出。栽培場地上方2―2.5m空間搭蔭棚。
2月上旬直播栽培或菌柱栽培。直播栽培:將菌種用量的80%與基料混勻、鋪料,其余20%菌種播于料表。菌柱栽培:于春節前裝袋并完成發菌,2月上旬脫袋入畦。畦面覆土厚2cm左右,覆土材料要提前制備,可用腐殖處理土、基料混合土、草炭土等,覆土后進行常規蓋膜、灌水、噴藥等管理。
蔭棚上每隔4m設1排噴霧支管道,該裝置為金屬水管,上呈“八”字型安裝1組噴霧頭,每組噴霧頭間隔4m,各排支管道均直接與總管道相連,水源處安裝電動水泵。水泵具體規格型號、管道規格及支管道間距等,可依據生產規模、實際條件等靈活設置。棚架下空氣相對濕度最高保持80%,上風頭及周邊為70%,下風頭及中心地帶達到85%左右即可,較設施栽培降低約10%,以提高子實體野生口味。
1.2夏季栽培出菇夏季氣溫高達35℃左右,宜選佛羅里達、831等。場地、蔭棚設施條件基本同上。主要不同之處是在蔭棚頂上再加一層塑料膜,以防雨水經常落下污染菇體,塑膜表面再蓋一層遮陽網以防升溫。春季可在棚周圍種植南瓜、絲瓜、葫蘆、佛手瓜等長蔓植物,至夏季其秧蔓爬滿整個蔭棚,形成極佳的遮陽、降溫、增濕、增氧小氣候,栽培管理同春季栽培。
1.3秋季栽培出菇初秋季節氣溫一般在25℃以下,應選擇中廣溫型菌株。其它栽培管理同夏季栽培。
2技術的適應性
本模式適應規;耘嗌a,使平菇生產由分散型變為相對集中。規模越大,生產管理成本越低。適應氣溫在5―36℃條件下栽培。對土地條件要求不嚴格,荒山、野坡均可。
由于受自然氣溫影響,本模式在江北地區不宜進行冬季出菇,東北等高寒地區,15℃以上氣溫時間段相對較短,無法進行3季栽培,一般只能栽培1―2季。本模式栽培的平菇含水率較低,適于脫水干制加工,用于市場鮮銷時,采收后應適當噴水保濕,以增加商品菇外表鮮度。
3技術特點和生產優勢
3.1技術特點①改變了必須用房屋、大棚栽培平菇的觀念,生產設施成本降低55%左右。普通中檔大棚每1平方米需投資約20元,一座200平方米大棚至少需要4000元。本模式的主要投資為立柱、架桿及噴水管道,每667平方米投資約5500元,每1平方米平均投資8元左右。②有效地提高了土地使用率,適應集約化生產的要求。③平面操作,方便管理,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適應產業化生產的要求。④廢料就地翻入地下,充分利用有機資源,培肥地力。⑤提高了成品菇的商品價值。
3.2生產優勢①無通風不良之害,避免子實體發生二氧化碳中毒等現象;空氣濕度適宜,較好地解決了通風與保濕之間的矛盾。②病害明顯減少,尤其是因通風、保溫、保濕措施不利而易導致的細菌性病害,以及綠霉等競爭性雜菌,杜絕了其發生的因素條件,從根本上保證了生產的順利進行。③較設施栽培管理省工,技術易掌握。適合產業化、規;a。④大幅降低殺菌藥物的使用,使鮮菇產品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無公害或綠色食品的內在質量,平菇子實體口味顯著提高。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