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以豆秸為培養料,采用袋栽和墻栽相結合的方式栽培平菇,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配制培養料:選用干燥無霉變的豆秸,經太陽曝曬2-3天后粉碎。培養料配方(以重量計):豆秸粉78%,麥秸10%,豆餅5%,玉米粉2%,石膏1%,過磷酸鈣3.5%,尿素0.5%。培養料加水130公斤拌勻后堆積發酵,發酵期間翻堆3次。
裝袋接種:將發酵好的培養料散開,料溫降至30℃以下時裝入長50厘米、寬22-25厘米的塑料袋內,每袋共接3層菌種,兩端袋口處用菌種覆蓋料面,袋口扎緊。接種量為每100公斤干料接種15公斤菌種。
菌袋管理:播種后10-15天菌絲生長旺盛,可在菌袋上扎8-10個小孔,使菌絲得到充足的氧氣,加速生長。經過20-25天菌絲即發滿菌袋。
備好營養土:營養土配方(以重量計):肥沃的菜園土65%,過篩爐渣20%,雜木屑或秸稈粉10%,石灰3%,過磷酸鈣1.5%,尿素0.5%。先將前3種主料混合均勻,再將石灰、過磷酸鈣和尿素溶解于水中潑澆在主料上,分次調好濕度。
脫袋壘墻:菌絲發滿袋后7-10天,解開菌袋兩頭封口,將菌袋從一頭向另一頭翻卷至一半處,然后將卷口朝外相對排成兩排,兩排菌袋中間間隔3-4厘米,中間填營養土,菌袋上鋪營養土1-2厘米厚,而后排放第二層菌袋,如此一層菌袋一層土壘堆,共壘6-8層。最上面一層覆土厚8-10厘米,并做成帶幅式槽狀,槽內可以種大蒜,以防土壤板結。
出菇管理:菌墻做好后5-6天噴水催菇。頭潮菇采收后在槽內結合灌水增施營養液,每100公斤水中加入過磷酸鈣1公斤、尿素0.5公斤噴施。每次采收后噴施1次營養液,這樣可以采收4-5潮菇。
拆墻畦栽:出菇4潮后即可拆散菌墻,剝掉菌袋,將未出菇的一頭向上直立放于陽畦內,用營養土填實菌棒間空隙,然后灌水澆透菌棒,上面覆蓋塑料薄膜。經正常管理后還可采收3-4潮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