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甘薯皺縮花葉病,也稱甘薯潛隱病毒病。
〔病毒英文名〕Sweetpotatolatentvirus,簡稱SPLV.
〔寄主作物〕甘薯、旋花科、藜科及部分茄科作物。
〔病害診斷〕育苗期帶病種薯發芽數比健薯多,病苗葉片初期皺縮細小,葉脈淡黃透明,后期葉片常形成淡綠與濃綠相間的花葉。病苗扦插到田間后,病株葉片的葉緣多缺刻或呈不規則形,葉片顯著皺小,重病株藤蔓短縮,葉片皺縮花葉,萎蔫枯死。輕病株仍能繼續生長,在30℃以上高溫時癥狀隱退,新生出的葉片與健株難以區別,當溫度降低后,藤蔓頂梢和腋芽所長出的側枝、側梢又重新顯現出花葉皺縮癥狀。病株尚能結薯,但薯塊小而畸形。致病毒原為甘薯潛隱病毒,病毒粒體彎曲長桿狀,長約700~750納米。
〔發病規律〕薯塊帶毒是病害的主要來源。病薯育的苗全部為病苗,病苗栽到田間又結出帶毒薯塊,帶毒種薯和薯苗可遠距離傳播。采苗時,也可隨剪苗汁液接觸傳播,田間蚜蟲、粉虱等不傳毒。病株癥狀表現與溫度關系密切,氣溫20~25℃左右癥狀特別明顯,30℃以上隱癥。此外,癥狀也與土壤、耕作制度、栽植時期等有關。
〔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如徐薯18、魯薯7號、北京553。(2)最好使用經脫毒處理的薯苗。(3)加強苗床檢查,發現病苗連同薯塊一起挖除。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后補栽健苗。(4)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5)發病初期及時噴布15%病毒必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0%病毒寧水溶性粉劑5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3增抗劑100倍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