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基本情況】漯9317-7系漯河市農科所以8916-4為母本,8608-3為父本,經有性雜交多年連續選擇育成的優質高產食用型甘薯新品種。
【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130d左右,萌芽性好,耐貯藏,返苗快,幼苗長勢強,結薯早;膨大快,結薯整齊集中,且薯形美觀,食味佳,商品性好。漯9317-7單株結薯3~4個,薯塊紡錘形,薯皮色紫紅,薯肉色杏黃,大薯率85%以上。該品種抗旱性較強,耐瘠,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莖線蟲病,適應性較廣。漯9317-7水分含量75.94%,粗蛋白質含量1.66%,維生素C含量1.52mg/100g,可溶性糖含量6.28%,其肉質細,纖維含量低,營養價值高。
【培育者】漯河市農科所
【地區及技術】漯9317-7豐產穩產性好,1998~1999年參加河南省區域試驗,鮮薯產量16點次13點增產,平均產量為30997.5kg/hm2,比對照徐薯18增產14.6%,2000年參加河南省生產試驗,7點次平均鮮薯產量29827.5kg/hm2,比對照徐薯18增產10.1%。
育苗排薯量控制在15~2Okg/m2,春薯用苗百苗重達到75Og以上;夏薯用苗宜在采苗圃剪取,采苗圃扦插密度約25株/m2,剪取苗齡3Od以上,節間粗短,苗長24~3Ocm,老嫩適度,百苗鮮重2kg以上的秧頭。該品種可在北方薯區作春、夏、秋薯種植,春薯栽插要結合地膜覆蓋技術,起埂早栽,密度為3.75萬株/hm2左右;夏薯栽插密度為約4.5萬株/hm2;秋薯應在立秋前栽完,適當增大密度。煙薯套種以1.8萬株/hm2為宜。為奪取高產,應根據土壤情況,配方施肥,以有機肥為主,高產水平氮磷鉀三要素的施入比例以1:1:2為宜;中低產區,應重施氮肥,施用氮磷鉀的比例以2:1:1為宜。為確保全苗,應及早查苗補栽,消滅小苗缺株3返苗后,應;及時中耕除草,掌握先深后淺,壟溝深鋤,壟面淺鋤的原則,也可在移栽后噴灑72%都爾乳油或50%乙草胺1.5L/hm2對水750kg進行封閉除草;生長中期應防旱、排澇,看苗追肥,控制旺長的方法有提早做好排水工程,控制氮肥用量,進行打頂,適當提蔓,封壟后用15%多效唑1125g/hm2對水750kg葉面噴施等;生長后期為防早衰,噴施11.25kg/hm2尿素和3kg/hm2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對水為1125kg/hm2,并及時防治病蟲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