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原料選擇選擇產量、含水量高,加工成品色澤好的紅皮甘薯。
二、削皮用不銹鋼刀,在水中削皮或隨削隨丟人水中淹沒,以防氧化變色。
三、切條用不銹鋼刀將其切成60毫米X6毫米X6毫米的細條,切口要光滑,無污物雜質,將細條立即投入水中淹沒。
四、護色用0.2%氯化鈣和0.4%亞硫酸氫鈉混合液浸泡甘薯條1小時;也可用硫磺熏蒸的方法,硫磺用量根據薯條含水量大小而定,一般薯條含水量35%―45%,硫磺用量為薯條重的0.15%-0.2%,熏蒸3小時。
五、清洗經護色處理后的原料,反復漂洗干凈,至無硫磺味。
六、預煮將漂洗后的薯條在90~C溫水中預煮10分鐘:然后撈起漂洗干凈。
七、糖煮稱取占細條重量10%~15%的糖與細條拌勻,糖漬1天,次日撈出濾去糖液,再取細條重10%的糖與細條用100―105℃的開水煮,并不斷攪拌,煮至無生味,迅速同糖液一起人缸,糖漬1天,濾去糖液,用涼開水沖凈細條表面糖液。
八、烘烤將細條鋪在烘盤上送至烘房,烘烤溫度55―60~C,烘至薯條失水65%―70%為止。
九、陰干將薯條降至室溫,裝入缸內、箱內或堆在板上,堆厚40~50厘米,用蘆席、麻袋或塑料薄膜等蓋住,經過4―5天,甘薯條回軟后,內部可溶性物質向外滲出,取出在通風陰涼處攤開,吹干表面。
十、包裝成品色澤金黃,微甜帶糯,薯條不粘手,不潮解。用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裝。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