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品種來源:金山57×臺薯66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型短蔓半直立,蔓中等偏粗、葉形淺復缺刻、頂葉綠色褐邊、葉脈淺紫色。單株分枝8~10條,單株結薯3~5個,大小均勻,整齊集中,大中薯率較高。薯塊紡錘形,薯皮黃色,薯肉黃色。薯塊曬干率為28%,出粉率16.9%,比金山57提高1.9個百分點,食味品質評分82.3,比對照金山57高2.3分,食味優于金山57。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
產量表現:高產、穩產、抗病、淀粉產量高。該品種2004~2005年參加福建省甘薯區試,兩年平均鮮薯產量2455.35kg/畝(1畝=1/15hm2),比對照減產1.1%;平均薯干產量697.8kg/畝,比對照增產6.3%;平均淀粉產量415.3kg/畝,比對照增產11.88%。
栽培要點:
(1)嚴格留種,培育壯苗。選擇單株結薯好、薯形標準、無病蟲害、無破傷、個頭中大的晚薯留種為好,或以脫毒薯塊留種。薯塊出苗后,應加強草、水、肥、溫度等管理,及時去除病、爛的薯塊及其苗、及時剪苗或掰芽進行繁殖并加強水肥管理。
(2)選用合理地塊,施足基肥。泉薯76適應性較好,但選擇土層深厚沙壤土、水利條件較好的輪作地塊,更能發揮其產量潛力。結合整地畝施有機肥(以優質腐熟豬廄肥為例)2000~4000kg、三元復合肥30kg,深翻入土。
(3)短薯斜插,適當密植、早插。采用15cm左右薯苗,插入土中2~3個節,與地面成一斜角,苗尖露出地面3~4節。泉薯76中短蔓半直立,葉層分布較合理,通光透氣性好,適當提高種植密度可增加群體產量,一般每畝植3500~4500株。一般早薯于5月份,晚薯于大署前插植。
(4)做好田間管理。栽后4~5d查苗,發現缺苗及早補插。插后視土壤墑情,酌情灌(澆)水。早施點頭肥,插后5~7d施尿素5~6kg/畝。結合中耕除草重施、早施夾邊肥,一般插后30d內畝施N-P-K三元復合肥40kg,尿素10kg。生長前中期,視土壤墑情和地上部生長狀況,酌情灌(澆)水和噴施葉面肥,生長后期做好防澇排澇工作。
(5)加強病蟲害防治。甘薯主要病害有甘薯蔓割病、薯瘟病和病毒病,主要蟲害有甘薯小象蟲、斜紋夜蛾、紅蜘蛛、白粉虱等。病蟲害防治宜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公害化防治原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