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甘薯淀粉
甘薯中淀粉含量約在13%~24%之間,提取淀粉時間宜在收獲期進行。方法是破碎→除去纖維、可溶性糖蛋白質→用水漂洗→干燥。
可溶性淀粉
上述制得的淀粉經與酸、堿、氧化劑和酵素等作用而得到的淀粉分解物。方法是淀粉→加7.5%~15%的鹽酸攪勻→放置一周(每隔數小時攪動一次)→洗滌→過濾→在40℃~60℃之間干燥。
糊精
精制干薯粉→加2%硝酸→攪勻→放置一晝夜→移入鍋中加溫干燥→粉碎成細粉→移入焙燒器→在100℃~200℃之間焙燒數小時→加速冷卻,粉碎即可。
甘薯制取白酒和酒精
(1)白酒的制法:取薯絲加入20%粗糖拌勻→蒸煮→取出攤晾→加4%~6%麩曲和1.5%~2%酵母→發酵4晝夜→蒸餾即成白酒。
(2)酒精的制法:洗凈破碎甘薯拌入4%~8%粗糠→分層加料→蒸煮→出料、攤晾→加2%麥芽→拌勻,入箱糖化24小時→攤晾→加入曲料→發酵→蒸餾。
粉絲
1、選料:要選無霉爛變質、新鮮干凈的甘薯,用水洗凈,將皮刮掉,送入鋼磨或搓粉機中粉碎。將碎料用約三倍量的水通過兩次過篩,第一次篩孔70~80目,第二次120目,經過兩次沉淀,每次時間8~24小時,然后取出中間層的白淀粉放入吊包脫水2~3小時,至濕淀粉含水60%時,即可取出掰碎晾干。
2、打芡:在每100公斤淀粉中(含水42%~46%)取出4公斤,用50℃―60℃的溫水調成糊狀,然后迅速倒入98℃沸水中,并不斷向一個方向攪拌成糊。
3、和面:待芡放冷后,將50~100克的明礬連同余下的淀粉一起放至和面機內攪和,調至面團柔軟發光,溫度保持在30℃左右,和成和面含水率48%~50%。
4、粉絲制作:將面團送入和面機,在500毫米汞柱以上壓力的真空下脫除所含的氣泡,直接進行漏粉。面的溫度保持在33℃―42℃,漏瓢孔徑7.5毫米,粉絲細度0.6毫米~0.8毫米,漏瓢距開水鍋55~65厘米,每分鐘漏粉最快不超過7.5公斤。粉絲落到沸水中,遇熱凝固成絲,應及時搖動,防止粉絲粘結鍋底,注意粉絲容易煮爛,最好是文火,水溫97℃~98℃為好,鍋內水量應始終保持與出粉口相平,以利撥粉。待粉絲在水中漂浮起,用竹竿挑起,以增加粉絲的彈性,冷缸的水溫愈低愈好。將冷卻的粉絲再用清水稍洗,用竹竿繞成捆,放在悶缸內,用點燃硫磺熏蒸2小時,以便粉絲潔白。然后,在O℃~10℃溫度下陰晾5小時。
5、冷凍:甘薯粉絲粘結性強、韌性差,因此需要冷凍。冷凍溫度為零下8℃至零下10℃,達到全部結冰為止。將冰凍好的粉絲放入30℃~40℃水中使其溶化,用手拉搓,使粉絲全部成單絲散開,放在架上晾曬。晾曬力求干燥均勻,放入陰涼庫中,準備包裝出廠。
脫水甘薯片
1、原料的選擇:一般要求選擇新鮮飽滿、成熟適中、無霉爛、無機械損傷的甘薯。
2、洗滌:甘薯先用清水浸泡1~2小時,然后人工洗滌,再在噴水龍頭下沖洗,瀝去余水。
3、蒸煮:蒸煮要透,一般先蒸90分鐘,蒸至筷子容易插入薯內為宜,再燜20~30分鐘,酌加冷水再蒸10分鐘即可。
4、去皮、切片:去皮后的甘薯,切成6~7毫米厚的薯片。
5、干燥:第一天陰干,然后在日光直射下干燥。干燥至薯片呈琥珀色,有很好的彈性,薯片兩頭彎曲不斷,約需4~5天。
6、存放:將干燥后的薯片裝入箱中存放15天,甘薯片中有粉末析出。這些粉末是甘薯在蒸煮過程中,在淀粉酶作用下,淀粉轉化成麥芽糖、蔗糖所致。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