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甘薯收刨時要做到“三輕”、“五防”。“三輕”即:輕刨、輕運、輕入窖。“五防”即:防霜凍、防雨淋、防過夜、防碰傷、防病害。
甘薯含水量高達70%以上,皮薄、重量大,而貯藏期的病害又大部分是薯皮碰傷所引起的,所以收刨甘薯時防碰傷就成了保證甘薯貯藏的先決條件。因此,要輕刨,不要碰傷薯皮。運輸時車上先墊草或用筐裝車,有條件者最好裝入筐中直接入窖,減少裝卸碰傷。卸車要輕放,用筐入窖。這些要求雖然人人皆知,但嚴格做到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收刨甘薯時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應在霜凍前收獲,以避免薯塊受凍。要防雨淋,雨天不能收獲甘薯,收出的甘薯也不能受雨淋。要做到當天收,當天運,當天入窖,不能在地里過夜。因甘薯遇7攝氏度以下氣溫就會受輕微冷害,而這種輕微的冷害又難以發覺,只有入窖后1個月才開始腐爛,所以收刨甘薯時不能讓甘薯在地里過夜。入窖時要剔除破傷及病害薯塊,否則就難以保證安全貯藏。甘薯安全貯藏就是要使甘薯在整個貯藏期間不壞、不爛、不受凍、不發病。經過貯藏安全過冬育苗時要有足夠的薯種。而貯藏好甘薯的關鍵是:
1、種薯入窖時不帶病、無碰傷、不受凍、不受淹:帶病薯塊入窖后,因薯塊已有病菌,遇到適宜溫度、濕度及其他適宜的條件就會迅速發病。受凍、受淹薯塊部分組織已變質或壞死,抵抗能力降低,入窖后逐漸被病菌侵襲而腐爛。碰傷、蟲咬薯塊,病菌容易從傷口侵入薯塊內部而引起薯塊腐爛。
2、保持適宜的窖溫:不論采用哪種貯藏方法,保持適宜的窖溫都是貯藏好甘薯的關鍵。甘薯含水分較多,溫度低易受凍害,溫度過高病菌容易繁殖而發生病害。貯藏期的適宜溫度應保持在10~13攝氏度,最低不能低于9攝氏度,最高不應超過15攝氏度。
3、保持一定的濕度:濕度與細菌繁殖和保持薯塊品質有直接關系。濕度是病菌繁殖的條件之一。濕度大,病菌繁殖快,病害蔓延迅速;濕度小,薯塊水分喪失過多,影響薯塊品質及發芽能力。貯藏期適宜的相對濕度應在85%~90%。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