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甘薯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營養十分豐富,含有大量淀粉、可溶性糖、多種維生素、多種氨基酸、蛋白質、脂肪、食物纖維以及鈣、鐵等礦物質,其營養價值不亞于米、面。甘薯所含的食物纖維是醫學營養家所推崇的食物纖維來源,甘薯粘液蛋白、脫氫表雄酮、準女性激素等物質,有防治結肥和乳腺種瘤作用,并有延壽強身之功能。
為了促進甘薯優質薯脯干的生產,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桐廬縣農技推廣中心在引進、推廣甘薯優質新品種、新技術的同時,開展對優質甘薯加工品種的篩選,現已基本完成對加工薯脯干品種的確定,即浙薯13、3449,桐光1號和132等為加工型當家品種。根據市場需求,一般采用干率26%~32%、肉色淺橘紅的甘薯,經糖化處理、三段式變溫烘烤,加工成不含任何添加劑的薯脯。這是近幾年來甘薯薯脯干適應市場、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致富途徑。
一、加工工藝流程
原料鮮薯→糖化預處理→清洗→蒸煮→去皮→切分成型→高溫重烤著色→中溫適烤定色→回潮→低溫輕烤→真空包裝→高溫滅菌。
二、烤制方法
1.原料選擇。選擇干率26%~32%,肉色淺橘紅(胡蘿卜素含量約0.5~2mg/100g),粗纖維少,可溶性糖含量較高的品種。霜前適期收獲,要求薯塊紡錘形,大小150~500g,表皮光滑,無縱溝、根毛少,無病斑、不開裂。
2.糖化處理。新鮮薯塊裝入15kg左右的通氣籮筐,互相架空疊放于室內蔭涼通風處,室溫6~15℃,單層散堆地面;2~3周后,清洗干凈,白天在太陽下曬,傍晚收攏,約2~3天后收入室內備用。經此處理后,薯塊兩端可見明顯干縮,薯塊發軟,略彎曲。
3.預煮。入鍋隔水蒸煮1個小時以上,悶鍋1個小時。取最大薯塊檢查,中心切面無白色淀粉塊,整個切面呈均勻透明糨糊狀。
4.去皮、成型。蒸熟去皮,去頭尾多纖維部分,挑去根毛和黑斑,根據成品單片重量的需要,按2~2.2∶1的比例,按卵圓形的要求,切下凈薯肉;戴乳膠手套,沾清水邊把薯肉捏成卵圓形并抹光表面,不足分量的多個小塊可粘和揉捏成型。
5.高溫重烤著色。成型的卵圓型薯塊置:于20目不銹鋼烤架或細竹架上,避免互相粘連,110~120℃烤3~4小時,每小時翻轉1次。此階段完成標準;整塊色澤由薯肉本色的淺橘紅轉成鮮艷的琥珀紅,表面出現光澤,并有少量糖水滲出。
6.中溫適烤定色定型。取出稍冷卻后,用手工沾清水把卵圓形薯塊壓扁成2cm左右厚度,并抹光邊緣和可能出現的裂紋,置80℃左右的烘烤6~8小時,中間翻動2~3次,并輕壓、抹光表面。此階段完成標準:表面干、略起硬殼,但不開裂;色澤鮮琥珀紅,有透明感,表面不粘手,中心色澤略淺、薯肉軟,或部分仍似剛煮熟的鮮薯。
7.回潮。關閉電源或取出放在封閉但有小通氣孔的容器內12小時左右,表面結聚糖水,很粘手,表皮硬殼消失、里外軟硬基本一致,色澤略偏暗淡,薯片呈現韌性。
8.低溫輕烤。50℃左右烘干,每4小時翻動檢查1次,若發現表面干硬但中心過分濕軟,回潮重復1次,此階段一般需時8~12小時。完成后薯片含水量22%~24%,且里外均勻。
9.整型。按每片核定重量(一般40g為佳)±2g整型,切去兩端部分堅硬薯肉。
10.真空包裝。厚度7絲的PE或PAP復合真空(食品)包裝袋包裝,真空度0.095MPa以上。
11.高溫滅菌。蒸氣壓力0.08MPa,15分鐘,取出后轉入冷水池迅速冷卻,防止變色。
三、成品感官和內在品質指標
成品琥珀紅、半透明,對光觀察薯片質感均勻,無陰影,表面光滑、無開裂、無糊狀物、無可見纖維絲,無雜質;薯片柔韌性好,對彎不折斷。水分22%~24%,可溶性總糖25%以上;商品無菌、無任何防腐劑、色素等食品添加劑、無外源糖分,保質期12個月。
以甘薯為原料,采用綜合加工利用的方法,除烤制薯脯干加工外,還可開發出甘薯淀粉、甘薯膳食纖維奶粉、甘薯保健飲料等各種產品,使甘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增加經濟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