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來源和類型該品種系江蘇省農科院糧作所、重慶甘薯研究中心以寧B58-5為母本,蘇薯1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屬長蔓型品種。二、試驗結果和適應范圍1997~1998年連續兩年參加省甘薯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鮮薯2608.4公斤,比對照徐薯18增產23.6%;兩年平均畝產薯干752.3公斤,比對照增產17.3%;鮮薯、薯干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1998年參加省甘薯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薯2496.9公斤、薯干753.7公斤,分別比對照增產29%、26.3%。經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于1999年4月審定合格。三、特征特性該品種頂葉綠,葉色深,葉片心臟形,葉脈深紫色,莖色帶紫。萌芽性好,出苗早而整齊,產苗量多,栽后發根還苗快。薯塊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淡黃帶紫,干率29.3%,淀粉率19.1%。熟食干面甜香,作薯干、制粉及鮮食均宜。地上部長勢旺盛,莖葉再生能力強,適合飼用?垢 ⒑诎卟,不抗莖線蟲病。四、栽培要點1.培育壯苗于3月底至4月初進行露地育苗,苗床要施足基肥,排種量以每平方米苗床10~13公斤薯塊為宜。2.適時早栽6月20日左右栽插薯苗,最遲不超過6月25日。春薯每畝栽插3000~3300株,夏薯每畝栽插3300~3800株。3.肥水運籌施肥掌握基肥足,追肥早的原則;室缘蕿橹,配合施用磷、鉀肥,追肥中純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施用配比以2:1:2為宜。生長中后期不宜追肥。開好田間一套溝,以防漬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