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果薯間作是指在幼齡果園或高枝換優果園在封行之前,利用行間空閑土地和光熱等資源適于間作套種的客觀條件,栽種甘薯。可使同等條件下水肥、光熱資源利用的協調性以及病蟲雜草防治得到互補優化。對果樹的水肥高投入,可以提高甘薯對資源的利用率及其產量和品質。甘薯的栽培特別是保護地甘薯栽培,抑制了果樹地內雜草的生長,又利于果園的保水保肥。
實行果薯間作,重點要考慮到在不影響果樹正常生長發育的同時,引入甘薯栽培,甘薯的栽培即要獲得高產優質高效,又要與果樹生長相互協調,與常規的甘薯栽培各有異同,主要的技術內容有:1、果、薯用地的合理分配:根據果樹樹齡和生長勢合理安排果薯用地比例。以5×3m規格梨樹為例:新植果圓1-3年果樹行間除去水渠及人行道以外,有4m行間可利用。按80-100cm起壟,可種4-5溝甘薯,隨果樹樹冠發育逐年縮少甘薯用地。到了果樹結果初期,為了便于管理果樹,甘薯只種2-3溝。不同樹勢6-7年為適套期.。速生類果樹如桃、杏、李子等株行距小,封行早,應減少甘薯行數。成年果樹進行高枝換優時,因種植規格不同,為保證甘薯密度可適當減少甘薯行距到70cm。適套期為3-5年。2、深耕地、淺作溝、多施肥:在果樹根糸區域外適當增加耕地深度達0、3m,并增加基肥用量,在0.067ha施2方優質有機肥的基礎上,另外加50kg(N:P:K=8:7:10)的甘薯專用復合肥。地膜復蓋保護栽培的地塊,底墑不足時,蓋膜前一定要澆水造墑后再起壟蓋膜。甘薯壟高20-25cm,壟頂可以適當加寬利于根系發育。3、適當提高密度:通過穩定行距,縮小株距(20-23cm),增加甘薯扦插密度8-10%,發揮甘薯匍匐生長與果樹直立生長相互協調的關系,協調兩者地上與地下,不同高度的空間關系和不同生長高峰的時間關系,實現雙高產。4、地膜覆蓋技術:年生產單季薯采用單層覆蓋,用800-900mm×0、005-0、008mm規格地膜全溝覆蓋。早熟雙季薯采用雙層覆蓋,雙層覆蓋是在單層覆蓋基礎上,附加支架拱棚,跨度2.7-4.5m不等。地膜覆蓋不但利于保墑緩解地下水源緊張的矛盾,而且利于對病蟲雜草的綜合防治,是果薯間作套種的重要技術環節。5、品種的合理布局:早熟雙季薯或果樹樹齡較大時甘薯以選擇速生早熟品種為主,如豫薯10(紅心王),減少共生期和甘薯生育期,利于實現雙季栽培。中晚熟栽培和樹齡較小的以優質高產品種為主,如“遺138“。特殊栽培依用途不同選用京薯1-7號、遺190等品種,分別按烤食型、水果型、淀粉型,保健型、飼料型等幾大類的不同應用方向決定。6、適時收獲:由于甘薯成熟和采收沒有嚴格的時間要求,只要薯塊形成并有了一定的產量就可采收。作為商品生產,根據市場信息可隨時收獲。果薯間作,甘薯要注意適時早收。適時早收可以減少對果樹技條、葉片、根糸的損傷,對果樹起到養護作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