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我國飼養畜禽的日糧以玉米、豆粕型為主,非常規飼料原料在畜禽日糧中使用的比例較小。隨著飼料原料價格的上漲,畜禽養殖效益日趨降低,因此,采取"非常規飼料原料+飼料酶"的養殖概念逐漸為廣大養殖戶和飼料廠所接受,現筆者側重講述小麥代替玉米飼喂畜禽的優缺點及使用小麥時的一些基本知識。
1小麥替代玉米的優缺點
優點:一是小麥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高(小麥13.5%,而玉米8.7%),可以節省昂貴的蛋白質原料的費用;二是小麥的有效磷含量高(小麥0.21%,而玉米0.10%),可以節省磷酸氫鈣的使用量;三是小麥的粗脂肪含量低(小麥1.70%,而玉米3.60%),能很大程度改善肉胴體品質。
缺點:一是小麥中纖維素含量高,主要是木聚糖,不同品種小麥的木聚糖含量常在1%~10%,而豬消化道由于不能分泌內源性木聚糖酶,因此,必須通過外源添加物質才能提高豬對小麥的消化率;二是水溶性的木聚糖在胃腸道中會產生黏性,從而影響胃腸道的正常蠕動,形成對胃腸多肽的抑制,導致胰液分泌紊亂;三是木聚糖會構成植物細胞壁的成分,而細胞壁包裹淀粉顆粒后,會阻礙動物對淀粉的消化;四是由于木聚糖會被腸道微生物利用,導致微生物增殖,從而產生腹瀉等問題。
2豬日糧中使用小麥
采用小麥日糧來替代玉米日糧,可以大幅度地節約飼料成本,平均每噸全價飼料可節約50~200元,同時通過使用小麥專用酶(HF1302),能夠使豬獲得與飼喂玉米、豆粕日糧后同樣的生長性能。
用小麥日糧替代玉米需要對小麥的營養價值、小麥的加工、小麥日糧配方的調整和小麥日糧中加酶等環節有深入全面的認識,否則替代效果會受到影響。
2.1豬料中小麥替代玉米的比例
小麥可以替代各階段豬(保育豬、生長豬、育肥豬和母豬)日糧中玉米的30%~100%。對保育豬能替代30%~50%,生長豬50%~70%,育肥豬70%~100%。
2.2豬料配方調整重點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小麥中賴氨酸含量比玉米、豆粕低,而賴氨酸含量與豬生長速度要求成正比,因此當用小麥配方時,日糧蛋白質賴氨酸的組成成分水平要比玉米、豆粕日糧高0.5%~1.5%,此時就應額外添加合成賴氨酸;二是小麥替代玉米,通常可以節省豆粕用量30~100千克/噸;三是小麥替代玉米,可以減少磷酸氫鈣用量2~4千克/噸。
2.3對小麥進行粗加工
以小麥為主要組成原料的豬飼糧需要粗粉碎,小麥加工后適宜粒度為700~900微米,一粒小麥粉碎成4~5碎粒為宜。這樣既可獲得較高的消化率,又可獲得較高的飼料報酬,還具有較好的飼料流動性。
3雞、鴨和鵝日糧中使用小麥
結合家禽的消化生理特點和小麥型日糧存在的優缺點,建議在使用時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3.1日糧配方調整
3.1.1能量就本身的能量而言,玉米和小麥相差不是很大,但動物對玉米和小麥的能量消化率卻差別很大,如代謝能(家禽)中玉米為3350千卡/千克,小麥2900~3120千卡/千克,特別是家禽對淀粉多糖的消化率只有12%。因此在小麥日糧中如加入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果膠酶等非淀粉多糖酶能有效分解植物細胞壁、分解畜禽不能降解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從而降低腸道內容物黏度,加速養分吸收。如添加小麥酶,還可提高小麥代謝能(家禽在100千卡/千克左右)。
3.1.2蛋白質玉米粗蛋白含量為8.0%~8.7%,小麥含量則為11.5%~14.0%。但在使用過程中小麥氨基酸的含量雖然高于玉米但卻顯著低于豆粕,如果用小麥替代玉米后仍將配方粗蛋白水平維持不變,則會由于豆粕用量的下降而導致某些氨基酸的下降量無法用小麥來彌補的現象。因此,建議小麥替代玉米后視具體情況適當提高粗蛋白配方水平,或者添加賴氨酸來補充限制氨基酸不足。
3.1.3亞油酸用小麥代替玉米,可增加動物脂肪硬度,提高畜禽胴體品質。但家禽對亞油酸十分敏感,小麥亞油酸含量只有0.88%,遠低于玉米亞油酸2%的含量,因此,家禽日糧中用小麥作為主要能量飼料時,應將亞油酸列為最重要的營養指標之一。
3.1.4生物素畜禽對小麥或小麥副產品中生物素利用率很低,如果生物素缺乏會造成一些疾病的發生,這也是多用小麥日糧會引起肉雞死亡率升高的一個原因(主要是猝死癥)。但可以通過添加肉粉,改善光照制度(前三周光照改變,降低生長速度,后三周逐漸增強)加以改善。
3.1.5葉黃素葉黃素可較好地影響肉雞的膚色、腳色和蛋黃的顏色;小麥和玉米中葉黃素的含量差異顯著,黃玉米葉黃素含量為小麥葉黃素含量的9倍,而且小麥中的葉黃素家禽幾乎不能利用。因此小麥替代玉米對白色肉雞而言可使肉雞肌肉變白,提高肉的品質,從而提高出口肉雞的競爭力,但對于黃雞而言則應添加相應量的色素或使用一定量的玉米蛋白粉或苜蓿草粉用以彌補不足。
3.2家禽日糧中使用小麥的比例
按營養平衡原則設計配方時,小麥替代玉米的比例應控制在30%~70%為宜。幼禽日糧小麥用量為20%~30%,中大禽料中小麥用量控制在30%~50%(最好40%),可獲得經濟可行的飼料配方。
3.3小麥加工問題
小麥日糧制粒后相對玉米而言結合緊密,制粒效果好。用作粉料時不能粉碎太細,以防飼喂時黏附鼻、眼、喙,長期飼喂易造成喙變形、拒食、生長速度下降等現象。另外應該注意小麥原料本身的品質,確保配方計算時小麥營養計算值不會偏高。此外,生長和儲存過程中感染赤霉病的小麥應謹慎使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