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棚綠色豆芽顏色鮮綠、質地脆嫩、營養價值高,在生產過程中不施肥、不打藥、無污染,具有投資少、生產周期短、效益高的特點。一般5-15天一茬,全年可連續種植35茬左右。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品種選擇大豆種類很多,按種皮顏色可分為黃豆、青豆、紅(褐)豆、黑豆等。
各種大豆都能生產豆芽菜。按其產量質量和經濟效益講,首先是紅豆,它的種皮較薄,發芽快,產出比在1:10左右。病害少,芽瓣色澤鮮亮、芽梗脆嫩、纖維含量少、適口性強、營養豐富、對環境適應性強,一年四季都可種植。
其次是黑豆,它的種皮厚、發芽略慢,產出比1:12左右,芽瓣色澤略暗,適口性差,有藥用價值,種子價格比紅豆低。
二、種子處理為提高芽菜的整齊度和質量,首先要進行種子精選,除去雜色豆、秕粒、破粒、霉粒、病粒和其他雜質,留下飽滿、整齊、光澤好、具有本品種特征的種子做種。
其次要進行浸種,將選好豆種在40℃溫水中浸泡20小時,并按每10公斤豆種加1支無根芽素和高效豆芽增粗劑。
待種子充分吸足水分后撈出,再進行一次精選,清除雜質、破粒、爛粒、微涼后備播。
三、播種播前先建造生產畦,畦寬1米、深15厘米,長度根據棚的寬度而定,畦與畦之間留30厘米的作業道,畦底整平踏實。
建好畦后,在畦內鋪2.5厘米厚的細土。并用多菌靈或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樓平后按每平方米2公斤豆種的標準,將處理好的豆種均勻撒于其上,并用木板輕拍,壓實,然后在豆種上均勻覆蓋3-5厘米厚的細沙。
四、科學管理
1、溫度調節一是適時灑水,保持生產畦內的合理濕度,播種覆沙后用噴壺均勻噴灑第一遍水,1天后再灑澆一遍透水;抓沙后,用干種量5-8倍的水,均勻灑于畦面,以便淋沙和保濕,以后根據畦內濕度情況。隔1-3天用少量水灑一遍。二是畦面加蓋薄膜保溫,兼有升溫保濕作用,低溫時還可蓋黑薄膜。三是棚內增設水泵,如在棚內建蓄水池或放置水缸,通過水分蒸發提高棚內相對濕度。四是濕度過大時,要揭開畦面覆蓋物,減少灑水,加強通風,降低濕度。
2、溫度調節棚溫應掌握在20-25℃,高于30℃要及時降溫。溫度低時要升溫和保溫。升溫要靠揭開草簾增加光照;保溫靠采用無滴膜和夜間加蓋草苫;降溫靠草苫遮蔭和放風。在保住適宜棚溫的前提下,盡量遮蔭,使棚內呈現散光、弱光。
3、抓沙播后2-3天,當豆芽菜莖高3厘米。退皮達60%以上時,為了減少生長阻力,要把蓋在上面的細沙除去,因豆芽菜非常脆嫩,為防止受損,最好用手抓取,故稱“抓沙”。抓好的沙集中起來還可再利用。抓沙后結合灑水,把豆芽菜的沙全部沖刷干凈。
4、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生產大棚綠豆芽所用的調節劑主要有無根素和增粗劑。無根素能抑制根系生長發育,減少側根和根毛的發生,加大子葉面積,增粗劑能抑制莖葉生長點的生長發育,使幼莖增粗變得脆嫩,還能減少纖維素的含量。具體應用方法除浸種時使用外,抓沙灑水后,按600-800倍濃度,每10公斤左右的豆種噴1-2支增粗劑。隔2-3天后,按同樣的濃度再噴一次。
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時間和用量因溫度和生長情況不同而定,溫度高用量大,反之用量小,不同品種用量也有差別,因此,在生產中要靈活掌握。
五、放綠和采收豆芽菜喜弱光,最怕強光照射。因此,抓沙灑水后應用半透明的塑料編織袋或包裝布、麻袋片等,根據光的照射強度進行合理覆蓋。采收期1-2天,生產畦上面的覆蓋物白天全部去掉,讓豆芽全面暴露,接受散射光照射、增加葉綠素,這一過程稱“放綠”。待豆芽菜長到15厘米高,全部變成綠色,子葉尚未展開時進行采收,連根拔出,捆成小把。注意不能采亂、不能拔斷、不帶種皮和雜質。采收后盡快銷售,不要久放。
采收完畢后,將畦內底土收出,換上新土。即可再次播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