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長豇豆褐色病斑通常在葉片背面發生星星點點黃白色小斑點,漸為黃褐色、中央隆起、黃褐色夏孢子堆,密布整張葉片。表皮破裂后,散發出紅褐色粉末。在葉正面相對應的部位形成褪綠發黃白斑點。后期,夏孢子堆轉變成紫黑色冬孢子堆,或葉片上長出冬孢子堆,病斑常密集,連合成斑塊,造成葉片變形早落。嚴重時,葉片枯黃、皺縮、脫落,植株矮小,莢少而小,生育期縮短,最后枯瘦而死。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因地制宜選用抗病或耐病品種。用種子重量0.4%的多菌靈或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消毒。重施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科學澆水,及時排除田間漬水。合理密植,高畦或半高畦地膜覆蓋栽培,提早播種或晚播種躲過高溫重發病期。及時打掉病葉及底部老葉。收獲后清除田間病殘體,并集中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2.生物防治。病害剛發生時,用2%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水劑150倍液,隔5天噴一次,連噴3至4次。
3.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選用25%丙環唑乳油3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50%硫黃懸浮劑200倍液、30%固體石硫合劑150倍液、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500至2500倍液、20%咪鮮胺乳油1500至2000倍液、20%噻菌銅懸浮劑500至600倍液、25%嘧菌酯懸浮劑1000至20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至2000倍液、50%醚菌酯干懸浮劑3000倍液等輪換噴霧。每隔7至10天噴一次,連續2至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