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茭白又名茭筍,是人們喜愛的一種水生蔬菜。在種植過程中,茭田常會出現部分長得很高大的植株,但卻始終不孕茭,人們稱它為"雄茭"或"強茭"。
一、發生原因
形成"雄茭"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分蘗和分株生長勢很強,抽生速度特快,以致寄生在其母莖基部的食用黑粉菌菌絲體來不及進入它的直立莖中,隨后直立莖拔節、抽生,花莖就受不到黑粉菌菌絲體分泌生長激素的刺激,無法膨大和充實,也就不能"孕茭"從而變成雄茭。如果用"雄茭"作繁殖材料,則只能再產生新的"雄茭",不能產生正常茭白。
二、防治措施
黑粉病菌的傳播,主要是由前一年的地上主莖傳播到嫩苗上的。地下莖雖有傳播,但傳播率很低。所以,若是連續多年采用地下莖繁殖,雄茭就會增多,最后導致不產茭白。因此,要選擇結茭的植株種,使黑粉病菌代代相傳。如用一年一季茭留種,要讓其植株自然枯萎,到第二年用叢中或叢邊抽生的嫩芽移栽,以后可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如用一年雙季茭留種,應把冬季枯萎的叢中茭株挖去大部分,留中間的少部分,到其在第二年分蘗時,再挖去地下抽生的苗或用分墩的辦法,亦有成效。這既可保留其優良特性,又能多結茭白。
茭白忌連作,一般以3-5年輪作為宜。這也是控制"雄茭"產生的一個重要手段。
此外,在田間管理時,應及時拔除雄茭,由于雄茭生長勢強,地上部分植株高大,占去了空間;地下部分的匍匐莖長達1米以上時,竄入鄰近茭墩,不僅影響周圍茭白的生長,還有可能當作正常茭白的分蘗栽植到下一年大田中去。有些茭墩結茭白不多,往往是因為植株向雄茭轉化,應當除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