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浙茭二號”茭白是由原浙江農業大學于1990年育成,經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的雙季茭白,1993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我縣于1998年引進示范,1999年推廣,2000年種植面積達150hm2以上。一般秋茭產量1200kg/667m2,夏茭產量2500kg/667m2,比本地四九茭白增產35%。
一、生育特性
浙茭二號為雙季茭白中熟品種。田間植株高度150cm,單株有效茭蘗12~15個,夏茭肉茭長15cm左右,單株夏茭凈茭重97.2g;秋茭肉茭長20cm左右,單株秋茭凈茭重75g。茭形較短而圓胖,表皮光滑、潔白、質地細嫩,無纖維質,味鮮美。田間生長勢較強,葉色青綠堅挺,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優質,高產。
二、高產栽培技術
1.種株選留茭白依靠分蘗和分株進行無性繁殖,常采用2種留種方法。第1種方法,把品質優良的秋茭老墩在12月份割去上部殘株枯葉,整墩或劈半墩連泥挖起,寄植于秧田,待新茭苗長到20cm以上時,把茭墩挖起用快刀順著分蘗縱切分開,每小墩分蘗苗1~3株,可直接種于大田,該方法多應用于茭白春栽。第2種方法,在夏茭采收旺期時將品質優良的茭白選定留下,待茭白老青后,等老茭上產生的蘗芽有2~5cm時,連根拔起,割去上部葉鞘,直接種植于大田。該方法多應用于茭白夏栽。
2.定栽操作要求
(1)整田施肥浙茭二號株高中等,應重施有機肥。定植前667m2施有機肥3000~3500kg或復合肥50kg,土壤深耕20~25cm,耕耙要平整,灌水3~5cm。做到田平、泥爛、肥足,確保雙季茭白生長需要。
(2)合理密植浙茭二號露地春栽,667m2栽1200~1500墩。實行大小行種植,行距大行85cm,小行75cm,株距65~70cm。夏栽667m栽1500墩。
3.田間管理方法
(1)水層管理浙茭二號雙季茭白春栽時保持15~20cm淺水層;分蘗前期宜灌淺水3~7cm;梅雨季節可適當排水促進根系發達;分蘗后期加深水層至10~20cm以控制無效分蘗,促進早孕茭;孕茭期水層加深到30~35cm;采收至中后期降低水位至3~7cm。夏栽茭白水層管理同上,但在臺風暴雨期最高水位不宜超過“茭白眼”,防止薹管伸長,影響肉茭生長。
(2)施肥技術浙茭二號茭白施肥原則為: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巧施拔節壯桿肥,重施孕茭肥。生產中,秋茭生長應施好4次肥,第1次“提苗肥”在栽植后7~10天667m2施尿素5kg;第2次分蘗初期追施“促棵肥”667m2施尿素20kg;第3次“拔節壯桿肥”667m2施復合肥15kg;第4次“孕茭肥”667m2施尿素25~30kg,以增加產量。
夏茭追肥宜早,立春前施第1次肥,667m2用有機肥3000~5000kg,過磷酸鈣50kg,促早萌芽、早分蘗。3月中下旬施第2次肥,667m2施復合肥50kg。
(3)耕田剝黃葉茭白在封行前要結合施肥耘田2~3次。并在7月中下旬、8月上旬、8月中下旬剝黃葉2~3次,以增加通風透光,促進孕茭,并及時防治螟蟲、銹病等病蟲害。
(4)采收浙茭二號為雙季茭白,4~6月移栽,國慶前后秋茭采收,應每隔3~5天1次。夏茭在4月下旬至6月間采收,隔天進行。采收時秋茭應將薹管折斷,夏茭則連根拔起,保留毛茭外殼以耐運輸和貯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