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秋馬鈴薯可于12月份收獲作為菜馬鈴薯上市,效益比較好。而采用稻草覆蓋免耕種植秋馬鈴薯不僅省工省時,降低勞動強度,防止稻草焚燒引起的環境污染,而且畝產1500公斤左右,比翻耕播種的,增產10%以上。特別是近年來結合生產示范,農技人員對該技術進行了一些改進,使之進一步成熟。具體說來是“六改”:
改用早熟優良品種。秋馬鈴薯有效生育期短,一般只有80天―90天,因此種薯應改用熟期早、塊莖膨大快,豐產性和抗病性都好的品種,如東農303、荷蘭15等。
改遲播為適時播種。中稻接茬種植秋馬鈴薯,往往播種過遲,引起生育期縮短,產量不高。當然也要防播種過早。
一般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15度以下播種為宜。海拔500―800米低山區,8月下旬播種為宜,海拔500米以下地區,適播期為8月下旬到9月上旬。因此要選擇成熟期較早的中稻田種植。
改不催芽播種為催芽播種。秋播時氣溫仍然較高,對種薯發芽不利,不催芽播種往往出苗遲,出苗極不整齊。有鑒于此,播前7―10天要用“920”液浸種催芽(如是春薯作種已發芽則不必催芽),小個整薯用百萬分之四濃度的“920”液浸種20―30分鐘;大薯切成2―4塊后先用1%高錳酸鉀液浸種殺菌,取出瀝干水分后再用百萬分之一的“920”液浸種,5―10分鐘。取出種薯晾干,再用沙床催芽。即在室內地面上鋪了4厘米厚的濕潤細沙(手捏成團、觸之即散為度),其上鋪上種薯,并鋪第2層潤沙1厘米厚。如此鋪3―4層種薯后,蓋濕潤細沙4―6厘米厚,再用稻草和薄膜覆蓋,保持水分。發芽后,即可播種。
改寬廂淺溝為窄廂深溝。寬廂淺溝,秋雨時排水不暢,稻草浸泡在水中,引起爛薯;遇秋旱,又不便于灌水抗早。水稻收獲時,齊泥割稻,窄分廂和深開溝。按寬1、6米分廂,溝寬15厘米,深20厘米,同時開好主溝和圍溝,做到三溝配套。播種時按照行距30厘米,窩距23厘米,將種薯擺在廂面上,使之與土壤緊密接觸。播后如遇干旱要注意灌水抗旱,遇秋雨排水防漬。
改進施肥方法。擺種后用三元復合肥50―60公斤,均勻地施于行間,保持與種薯7―8厘米間距,不能與種薯接觸;畝施優質而腐熱的農家肥1500公斤作蓋種肥。然后畝用1000公斤稻草覆蓋廂面,保持與廂面垂直的方向,做到均勻無漏光,不露土。生長期注意用0.2%磷酸二氫鉀和0.5%尿素混合液葉面追肥2―3次。
改不防治病蟲為防治病蟲。秋季要及早注意用10%蚜虱凈(吡蟲啉、一遍掙、大功臣)防治蚜蟲、用5%菌毒清或20%病毒A防治病毒。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