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去尾芽 經試驗觀察證明馬鈴薯的尾芽成株后,產量僅是頂芽或側芽成株苗的1/3,為此在切種薯時應對尾芽棄置不用。
高壟栽培 高壟栽培兩邊培土,能增加活土層根莖部位土壤疏松,提高地溫,滿足早期根莖發育所需溫度。
去花蕾 馬鈴薯可利用的部分是地下的塊莖,它根本不需要開花授粉獲得。要想獲得高產,必須見蕾就要掐去,以節省養分促進塊莖的生長。
少鏟多直趟 馬鈴薯能結塊莖的肉質根在土壤里水平生長,往往由于深鏟切斷了肉質延生根,人為造成減產,所以鏟完頭遍后只趟不鏟,能有效地提高產量。
補鎂促產 專家研究證明,在馬鈴薯的生長過程中,尤其是薯塊膨大期,如鎂肥充足,不僅產量高,而且淀粉積累多,品質好,因此在植株45厘米高時,每株要以50~100克硫酸鎂對水溶化后追入。
葉面噴肥 在施足底肥的情況下,從展葉起,每10天葉噴一次0.1%的硫酸鎂、0.3%的磷酸二氫鉀、1000倍的三十烷醇混合液,連噴3~5次,能顯著提高產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