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通過對我區新華辦事處孟營村小辛莊20戶的調查,馬鈴薯套種春棉花,平均畝產馬鈴薯2000千克,按每千克0.7元計算,計款1400元;籽棉230千克,按市場價每千克4.8元計算,計款1104元,合計畝收入2500元以上。先將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播前準備播種前施足基肥,深耕細耙,做到上無坷拉,下無臥垡,上虛下實。畝地施優質土雜肥4000~5000千克,碳氨40~50千克,過磷酸鈣40~50千克,氯化鉀10~15千克。然后起壟做畦,壟高20厘米,畦面寬70厘米,溝寬30厘米。
2.栽培方式立春前后馬鈴薯選用中早熟高產良種,如克新4號,東農303等良種。將無病蟲為害的中薯進行切塊,每塊上要用有1~2個芽眼,待切口晾干后,將芽眼朝上穴播在畦壟的兩邊,呈耙齒行種植,株距20厘米,每畝種植馬鈴薯5000穴,播后覆蓋約4厘米后細土,墑情不好要帶水,然后覆蓋地膜,兩邊要壓實。3月上、中旬陸續出苗,應及時破膜放苗,并蓋嚴破苗口。棉花選擇抗蟲棉、徐州553、泗棉3號等,于4月下旬直播,或育苗,5月上旬移栽,在2行馬鈴薯之間栽種1行棉花,隔2行馬鈴薯種植1行棉花,棉花行距為1米,株距26~27厘米,畝種植棉花2000穴。
3.加強田管馬鈴薯由于基肥施用較多,生長期內一般不追肥,在馬鈴薯開花后要進行打頂心,打邊心,消除頂端優勢,或者把馬鈴薯秧向兩邊踩倒,給棉花留出較大的空間,以接受較多的陽光。這樣既有利于馬鈴薯的養分向地下轉運,又有利于棉花生長。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和馬鈴薯晚疫病。5月下旬開始收獲馬鈴薯。收獲時,要注意不要損傷棉苗。馬鈴薯收后,要抓緊追施1次棉花提苗肥,促使棉苗健壯生長,以后還要適時追施花鈴肥,適時防治病蟲害,以保證馬鈴薯和棉花雙豐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