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馬鈴薯的貯藏與禾谷類作物的貯藏相比,具有較大的不同和特殊性。由于收獲的塊莖一般含有75%左右的水分,在貯藏過程中極易遭受病菌的侵染而腐爛,對溫度等環境條件的要求比禾谷類作物要嚴格得多。因此,在貯藏期間應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以減少馬鈴薯的損耗和實現安全貯藏。
1、溫度馬鈴薯在貯藏期間與溫度的關系最為密切,種薯貯藏一般要求較低的溫度條件,才可以保證種用品質,使田間生育健壯和取得較高的產量。對于高寒區永久磚窖,貯藏初期的10~11月份,馬鈴薯正處在后熟期,呼吸旺盛,分解出較多的二氧化碳、水分和熱量,容易出現高溫高濕,這時應以降溫散熱、通風換氣為主,最適溫度4℃;貯藏中期的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正是氣溫處于嚴寒低溫季節,薯塊已進入完全休眠狀態,易受凍害,這一階段應是防凍保暖,溫度控制在1~3℃;貯藏末期3~4月份,氣溫轉暖,窖溫升高,種薯開始萌芽,這時應注意通風,溫度控制在4℃。
2、濕度當貯藏溫度1~3℃時,濕度最好控制在85%~90%,濕度變化的安全范圍為80%~93%,在這樣的濕度范圍內,塊莖失水不多,不會造成萎蔫,同時也不會因濕度過大而造成塊莖的腐爛。
3、空氣馬鈴薯塊莖貯藏窖內,必須保證有流通的清潔空氣,以減少窖內的二氧化碳。如果通風不良;窖內積聚太多的二氧化碳,會妨礙塊莖的正常呼吸。通風又可以調節貯藏窖內的溫度和濕度,把外面清潔而新鮮的空氣通入窖內,而把同體積的二氧化碳等排出窖外。
4、堆放方法馬鈴薯種薯在窖內的堆放方法有堆積黑暗貯藏、薄攤散光貯藏、架藏、箱藏等。以前我們主要采用堆放和筐內貯藏,這些方法容易使馬鈴薯傷熱發芽,損失率高達20%。自1998年開始,改用尼龍絲網袋裝馬鈴薯種薯,堆放在窖內,50公斤/袋,6袋/垛,3排/堆,為便于通風,10排空1排。在貯藏期間不用倒窖,塊莖損失率僅為5%。而堆放至少要倒2次窖,按5萬公斤計算,就可以節省100個工。
5、管理方法,馬鈴薯種薯在入窖前,要將窖內清理干凈,用石灰水消毒地面和墻壁。對于種薯要嚴格選除爛薯、病薯和傷薯,將泥土清理干凈,堆放避光通風處,霜凍前裝袋入窖。入窖后用高錳酸鉀和平醛溶液熏蒸消毒殺菌(120平方米用500克高錳酸鉀對700克甲醛溶液),每月熏蒸1次;防止塊莖腐爛和病害的蔓延。并且每隔7天使用甲酚皂溶液將過道消毒1次,以防止交叉感染。另外種薯貯藏期,老鼠的危害也不容忽視,被老鼠咬傷的種薯易腐爛而且影響出苗,用北京消殺藥劑廠生產的紅色藥水效果更好。總之,馬鈴薯種薯貯藏期間,實行科學的管理方法,嚴格控制窖內的溫度、濕度和通風條件,確保馬鈴薯的種用品質,降低貯藏期間的自然損耗,為馬鈴薯生產提供合格的種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