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軟腐病由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胡蘿卜軟腐亞種引起,是一種貯藏期病害,主要發生在貯藏和運輸期間。在收獲期間遇陰雨潮濕天氣,入窖后又不注意薯堆內通風透氣、散濕散熱等,很容易引起軟腐病的發生。
1、癥狀
軟腐病主要發生在塊莖上,有時在田間也能侵染莖葉。病菌從塊莖皮孔侵入后,形成圓形、水浸狀、淡褐色至褐色、輕微凹陷的病斑,直徑0.3-0.6cm。從傷口侵染時,病斑形狀不規則,稍凹陷,其大小隨傷口大小而異。在潮濕溫暖條件下,病斑擴大呈濕腐狀變軟,髓部組織腐爛,呈灰色或黃色。病組織與健康組織界限明顯,病區邊緣通常呈褐色或黑色,病組織受一些腐生菌侵染后發出難聞的氣味。地上部受害時,葉片、葉柄,甚至莖部出現組織變軟和腐爛癥狀,這種情況多發生于高溫潮濕地區。
2、防治方法
目前生產中主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①收獲期防病。準備貯藏的塊莖應于成熟后收獲;收獲前5-7d(天)停止澆水,以保證土壤干燥;收獲時要避免擦傷薯皮;晾干薯皮后再裝運。
②貯藏期防病。要貯藏的薯塊應于通風蔭涼處存放2-3d(天),使薯塊溫度降至貯藏環境溫度;貯藏前進行薯窖滅菌;貯藏期間保持窖內通風,防止薯堆“出汗”。
③播種時防病。播種前進行選種和曬種,清除有病塊莖;最好采用小整薯播種;切塊中遇到帶病種薯時,應對切刀進行消毒。
④減少侵染源。在收獲和貯藏過程中不能亂扔有病塊莖和莖葉,尤其不能扔到田邊地頭的灌溉渠中,也不能用來漚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