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病害識別
褐斑病:為害葉片,病斑近圓形,大小似高梁粒至黃豆粒大小不等,邊緣紫褐色,分界明晰;病斑中部黃白色至黃褐色,稍下陷質薄,有的易穿孔,嚴重時整個葉片布滿病斑,失去食用價值。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第2年以分生孢子侵染,病部產生的孢子又借氣流及雨水濺射傳播再侵染。濕度是該病的發生擴展的決定因素,保護地內漏雨的地方發病重。
灰霉病:主要發生在葉和葉柄上,初呈水漬狀,在適宜溫濕度條件下發展快。葉萎蔫腐爛,莖褪綠水漬狀,后莖易折或腐爛,病部易出現灰色霉層。濕度大、溫度低是造成灰霉病發生和蔓延的主導因素,植株過密、施氮肥過多適于病菌繁殖,發病也重。病菌的菌絲體或菌絲塊在病殘體內越冬,也有的分生孢子附著于種子表面或菌絲體潛伏于種皮內越冬,次年菌絲產生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傳播并引起初侵染。農事操作也是傳播途徑之一。
花葉病:全株發病,病株葉片變小皺縮,葉面泡狀突起,葉背脈明顯突起,甚至變形彎曲,早發病的植株明顯矮化。一般由煙草花葉病毒造成,靠接觸傳播,只要病毒的汁液碰到有微傷的葉片,都可傳播感染。
2.防治方法
綜合防治:適當密植,1米寬畦條播或埯播5行,株距20厘米。保護地采用生態防治及時通風降濕,避免澆水過量或偏施過量氮肥。采摘后及時追肥,葉面噴灑增產菌、植寶素等,促進植株早生快發,提高產量。
藥劑防治:保護地內可施用10%速克靈煙劑每畝250克或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1公斤;或6.5%甲霉靈粉塵、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發病初期分別噴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防治病毒病應及早消滅蚜蟲,用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500~3000倍液噴霧;初見花葉時連續噴灑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天噴1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