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保護地生產芹菜時,由于通風不暢,二氧化碳濃度隨著芹菜的光合作用而下降,為了促進芹菜的生長,應施用二氧化碳。施用二氧化碳能促進芹菜的根系發育,增強光合能力,提高凈同化率,使植株健壯,抗逆性強。與對照相比,植株增高28%;莖盤粗增加31.8%,葉柄增粗41.4%;畝增產1040-1533.8千克,增產率達37.6%-30.3%。二氧化碳施用方法如下:
(一)直接施用法:把二氧化碳氣體經壓縮后裝入鋼瓶內,可直接在保護地內采用塑料管施放。一般于保護地內設2根平行的通風管,距地面80厘米左右一根,離棚頂10-20厘米一根,管上每隔60厘米打一直徑0.3厘米的小孔,晴天上午8點30分到11點30分放氣一次,增施二氧化碳2千克左右需要1小時,可使棚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200-1500ppm。此法方便,勞動強度低,但費用高。
(二)化學反應法:生產上一般采用稀硫酸和碳酸氫銨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具體做法是:每畝取10-20個點不等,在各點挖直徑30厘米,深20厘米的土坑,也可將廢棄的塑料瓶或碗等吊在保護地半空中,因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塑料容器多吊在離地面1米左右處。為防止碳酸氫銨加入時反應激烈,泡沫四濺,傷及操作人員及芹菜的莖葉,應先在容器內注入定量的清水,再將定量的硫酸沿器壁緩緩加入清水中,不斷攪拌,可一次配制3日的用量。每點放人硫酸量可根據控制面積而定。每天日出后半小時放入碳酸氫銨,邊倒邊攪拌,然后將保護地密封2小時左右再放風。從緩苗開始,可連續放40-60天(陰雨天停放),每畝保護地每天一次性增施1-2千克二氧化碳,就可明顯增產,其濃度晴天不超過1500ppm。因保護地的面積不等,每次用的硫酸和碳酸氫銨的量不同。它們的用量可按如下公式計算:每日所需碳酸氫銨的量(克):保護地空間體積(立方米)×施用二氧化碳濃度(ppm)×0.0036(每立方米1ppm二氧化碳所需的碳酸氫銨的克數);每日所需疏酸量(克)=每日所需碳酸氫銨的量(克)×0.62[1克碳酸氫銨需0.62克硫酸(比重1.84)起反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