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莧屬約40種,我國有20種,有野生莧與栽培莧;野生莧與栽培莧相比一般品質較差,粗糙,質硬,食用不佳。野生莧成為田間難除的雜草,如反枝莧、凹頭莧、刺莧、尾穗莧等等。
栽培莧依用途,大致可以分為3類:
1)莖用莧。主莖發達,粗壯高大,不分枝,食用其莖部為目的。
2)籽用莧。亦稱谷粒莧,穗型長大,食用種子為目的。
3)葉用莧。品種中有好多系統,以其嫩莖葉供食,按葉片顏色分為綠莧、紅莧和彩色莧。
①綠莧。葉片和葉柄綠色或黃綠色,葉面平展,耐熱性強,質地較硬。
白米莧:葉片卵圓形,先端鈍圓,葉面微皺,葉片及葉柄黃綠色。較晚熟,耐熱力強,春播或秋播。為上海市地方品種,貴州省有分布。
柳葉莧:葉披針形,先端鈍尖,邊緣向上卷曲成湯匙狀,葉片綠色,葉柄青白色,也有一定的耐熱、耐寒性。廣州市地方品種。
木耳莧:葉片較小,卵圓形,色深綠發烏,葉面有有皺褶。南京市地方品種。
②紅莧。葉片和葉柄及莖為紫紅色。葉片卵圓形,葉面微皺,葉肉厚,質地柔嫩。耐熱性中等,生長期30~40天,適于春播。
大紅袍:葉片卵圓形,葉面微皺,紅色,葉背紫紅色,葉柄淺紫紅色。耐旱力強,早熟。重慶市地方品種。
圓葉紅莧:側枝生長勢弱。葉片卵圓形或近圓形,基部楔形,先端凹陷,葉片略有皺褶,紫紅色,有光澤。葉片邊緣有窄的綠邊,葉柄紅色帶綠。葉肉較厚,質地柔嫩,品質中等。早熟,耐熱性中等。上海市地方品種。
紅莧菜:莖直立,紫紅色,分枝多,葉片卵圓形,紫紅色。每公頃產30000~45000千克。昆明市地方品種。
③彩色莧。又名花紅莧菜,葉片邊緣綠色,葉脈附近紫紅色,葉互生,全緣,葉片卵圓形,葉面稍皺。耐熱性較強,但不耐寒,生長適溫23~27℃,早熟。質地柔嫩,產量高,每公頃產30000千克左右,適于早春及夏季播種。春播約50天采收,夏播約30天采收。
尖葉紅米莧:又名鑲邊米莧,葉片長卵圓形,先端鈍尖,葉面平,葉邊緣綠色,葉脈附近紫紅色,葉柄紅色帶綠。耐熱性中等。較早熟。上海市地方品種。
尖葉花紅菜:葉片長卵形,先端銳尖,葉面平,葉邊緣綠色,葉脈附近紅色,葉柄紅綠色,耐熱性較強,早熟。廣州市地方品種。
鴛鴦紅莧菜:葉片上部綠,下部紅。葉片卵圓形,葉面微皺,葉柄淡紅色。莖綠色帶紅,側枝萌發力強,播種較稀時,可多次采收嫩莖枝。早熟,從播種到采收約40天。品質好,莖、葉不易老化。在當地每公頃產約30000千克。武漢市農家品種。
此外,安徽省各地栽培的還有紫葉莧、紅尖葉莧、綠尖葉莧(綠雞毛)、青芝麻莧、紅芝麻莧、紅荷葉莧、荷包莧以及歙縣半截觀音莧、花狐貍莧、無為蓑衣莧、馬鞍山觀音米莧、六安柳葉莧、淮北黃圓葉莧、合肥白莧、花葉莧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