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5年1月到2006年7月我們在河南省安陽市漳武水庫發電站下利用水庫底層水進行了虹鱒小體積網箱養殖試驗,取得較好成績。現將試驗情況總結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網箱設置的水域條件彰武水庫是丘陵型中等水庫,水質清新,溶氧豐富,pH7.2~7.6,平均透明度夏季76厘米、冬季150~200厘米。網箱設置于發電站下的回水潭中,透明度150厘米,pH7.4,溶解氧8~10毫克/升,冬季水溫13~15℃,夏季水溫17~19℃,流速0.47米/秒。
2.網箱結構與設置網箱采用雙層5×3結節聚乙烯網片縫制,負苗箱網目0.5厘米,網箱規格為1米×1米×1米,成魚箱網目2.5厘米,網箱規格為2米×2米×2米,網箱四邊用毛竹作框架,用泡沫塑料和油桶作浮子,磚塊作沉子,使網箱在水中能完全伸展開。魚種放養前10天將網箱下水,使其軟化并附著一些附著物,以減輕苗種入箱時的擦傷。
3.魚種放養2005年3月自北京懷柔購入虹鱒魚苗26千克進行投放,規格4.2克/尾。魚種放養前用3%~5%的食鹽水消毒10分鐘。
4.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魚苗入箱第3天開始用溫水浸泡的虹鱒開口料投喂,具體做法是用40℃的溫水,在喂前20分鐘浸泡開口料,水和料比為1∶1。每天投喂3次,分別為早晨9∶00~10∶00,中午12∶30~13∶30,下午16∶00~17∶00。當魚苗長到15厘米左右轉入成魚箱后就用虹鱒成魚料投喂,每天3次,早晨8∶00~9∶00,中午12∶00~13∶00,下午17∶00~18∶00,每次為魚體的7%~10%。專人負責投喂,堅持"四定"投餌,并根據天氣、水溫和負的攝食情況靈活掌握投喂量。
(2)日常管理:專人負責管理,每天24小時觀察,作好日志。每周清洗網箱1次,保證網箱內外水體的對流。經常檢查網箱是否破損,防止逃魚。7、8、9月份天氣最熱時,在網箱上方搭起黑色的塑料網遮擋陽光,避免陽光直射水面,水溫過高,影響攝食生長。
(3)魚病防治:每半月用"溴氯海因"全箱潑灑消毒1次。方法是每天2次,每次用100克,"溴氯海因"溶于水后全箱均勻潑灑,連用3天。每月投喂抗生素藥餌1次,每次連投6天。以上措施預防效果顯著,加上水溫低,流速快,在養殖期間未發生魚病。
二、結果
2006年7月捕售。共收獲虹鱒魚2795千克,平均規格650克/尾,售價42元/千克,產值116390元。總支出為66364元,其中苗種費5000元,飼料53664元,漁藥1300元,人員工資5000元,網箱折舊1400元。凈利潤為50026元,投入產出比為1∶1.75。
三、討論與分析
1.網箱設置網箱設置在回水潭流速稍慢、溫度稍低、不受陽光直射的區域,以利于魚的攝食與生長。為防止夏天高溫,在網箱上面搭遮陽棚。
2.魚種放養與成活率虹鱒養殖宜放大規格魚種并要分級飼養,即隨魚體生長而分疏,放養密度魚苗為1500尾/立方米,魚種為300尾/立方米,成魚為60尾/立方米。在我們的養殖過程中因為飼料充足,水質條件好,故養殖密度相對較大,至于放養密度的具體數據要依具體條件而定。我們的養殖因水溫低,流速快,溶氧充分,病害少,故成活率高,達到86%。
3.飼料投喂及飼料系數虹鱒攝食兇,食量大,因此按體重的7%~10%來投喂,投喂時間要間隔長些,另外最后一頓的投喂量占全天的50%。每次投喂八成飽即可,同時要注意飼料的適口性。魚苗幼小時用水泡料,后隨魚體生長用粉料、小顆粒料、大顆粒料。使用虹鱒專用飼料,營養全面,生長快。摘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