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虹鱒魚原產于美國加利福尼亞,是一種珍貴的冷水性養殖魚類,其肉質細嫩,肉味鮮美,營養豐富,生長迅速,容易捕撈,人工繁殖簡單。1959年引入我國,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養殖。我國農村有不少溪流、冷泉、水庫底層排水,可因地制宜飼養虹鱒魚。
人工繁殖
虹鱒魚2齡性成熟,繁殖季節為冬季和早春,水溫在6℃―13℃之間。產卵期受水溫與光照影響較大。虹鱒魚受精卵的孵化時間較長,在10℃時需要30天左右才能孵出小魚。其人工繁殖技術包括親魚培育、采卵受精、孵化及幼苗培育四個環節。
1.親魚培育
為了獲得體質健壯、生長快的后代,除避免近親繁殖外,一般不采用第一性成熟的親魚,這些魚產的孵粒小,而且后代的生命力也較弱。所以,繁殖用親魚從2齡魚中挑選加以培育,體重應在1公斤以上,雌雄之比以3―5∶1為宜;放養密度每平方米1尾―2尾,雌雄混養,至繁殖前約1個月,應分池飼養,以利操作。飼養親魚的周年水溫不應高于17℃,超過17℃,就不能成熟。同時,卵的質量與飼料的營養成分也有密切關系。飼養中要適當增加維生素,不宜多投喂脂肪飼料。親魚飼料中粗蛋白應高于40%,粗脂肪應低于6%,碳水化合物應低于12%。8月―9月份是親魚性腺發育回升點,應強化投餌,加強營養供給,投餌量約為體重的3%―5%;產卵前兩個月,應相應減少投餌,產卵前2天―3天停餌。有條件的地方在親魚的產前和產后,可以全部投喂新鮮的小雜魚等動物性飼料。
2.人工采卵授精
雌魚成熟后,前腹大而柔軟,生殖孔紅腫外突,手摸腹部有卵粒分離感,輕壓后腹部有卵粒從生殖孔外流。成熟的雄魚,擠壓后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此時應及時采卵、授精,否則,容易出現過熟現象,失去受精能力。在繁殖季節應每兩天觀察一次雄魚成熟情況。
采卵授精應在室內進行,避免強光照射。人工授精時先把卵輕輕擠入干凈臉盆中,用等滲液(氯化鈉55.05克,氯化鉀1.97克,氯化鈣3.14克,蒸餾水配成7.5―8.0升溶液,并用重碳酸鈉將PH值調至7)洗卵。濾除等滲液并迅速擠入精液,用鵝毛攪拌,使精卵均勻后再加入少量清水,再稍加攪拌,靜置1分鐘,再用清水洗卵2次―3次,加入清水靜置2小時―3小時,待卵吸水脹足富有彈性時移入孵化器中孵化。
3.孵化
孵時在孵化槽中進行流水孵化,孵化用水必須過濾,要求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每萬粒卵每分鐘用水2升―4升。孵化溫度7℃―13℃,孵化過程中嚴格避光,及時清除死卵(用10%食鹽水把死孵分開,死孵因比重小而上浮)。為防止水霉感染,可在每立方水中放入3克―5克孔雀石綠消毒。
苗種培育
苗種培育是指把孵化出的仔魚培育至2.5厘米―3厘米長。剛孵出的魚苗非常嬌嫩,以臍囊為營養,怕強光照射,并要控制好水量,每10萬尾魚苗注水量為每分鐘30升―50升。在水溫10℃,經過23天,臍囊吸收2/3時,魚苗轉入飼養槽或水泥池中飼養。每平方米放養密度1萬尾,每萬尾每分鐘需水20升。當仔魚有60%―70%上浮時應投活餌料(大型水蚤、水蚯蚓),也可投熟蛋黃,魚肉糜;餌料可用0.4毫米網眼的細篩過篩后投喂,每天6次―8次,日投飼為魚體重的10%―15%;水溫10℃―15℃,經過20天培育,體長可達2.5厘米―3厘米,就可轉入室外的魚種池內培育。
魚種池在放養前,要用生石灰消毒、清塘,安裝好2毫米―3毫米網眼閘門。魚種入池前,要經過篩選,大小分池飼養,以防大魚爭食,影響小魚生長。放養密度視水中溶氧、注水量、魚種規格而定。體重3克―5克時每平方米200尾,流水量每秒10升。苗種培育前20天內以投喂小雜魚肉糜為主,日投餌量6%―10%,日投餌4次;20天后轉用配合飼料,日投餌量2%―4%,日投餌4次。為了滿足魚苗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除投喂人工配合飼料以外,還要投些水蚤、蝌蚪等活餌料。在飼養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注水量,經常洗刷閘門,以防閘門堵塞,缺氧死魚,并經常清除池底污物殘餌,保持良好的環境,有利于魚種生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