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棗樹是喜光樹種,光照的強弱,對葉片光合效能的高低,發枝力的強弱及產量的高低,均有影響。因此,放任生長的棗樹,樹冠枝條密集,排列不均,易干偏冠而影響光照和光合效能,導致減產。所以,棗樹的樹形,骨干枝必須健壯牢固,主枝分布合理,層次分明,結果枝適量,通風透光良好,才能高產。
棗樹的樹體結構,因樹形而不同,在一般情況下,北方地區的棗樹,多為棗糧間作。所以,樹干多為1.4~1.6米的高干,樹高5米,冠徑4~5米,分為2~3層。
樹冠由骨干枝和結果單位枝組成。骨干枝包括主、側枝,一般全樹有主枝7~9個,每主枝上著生1~3個側枝,構成全樹骨架;在骨干枝上,每隔50~70厘米分布1個棗頭,占據空間。這些棗頭能著生結果基枝(2次枝)和棗股,是棗樹的結果單位,它既可繼續生長,又可產生棗吊,所以又稱結果單位枝,也可稱為結果枝組或結果枝系,這與果樹的結果枝組相似,只是分枝和更新方式不同。
棗樹的豐產樹體結構,應具備以下特點。
(1)骨架牢固健壯,角度開張,主枝粗壯,每個主枝上都有數量適宜的健壯側枝。
(2)層次分明,樹冠內通風透光良好。主、側枝的角度,以保持40~60度為宜;每層枝的葉幕厚度不超過1.2米;使每個主、側枝,都呈獨立的扁球形,加大受光面積,提高光能利用率。
(3)樹冠大小適宜。根據不同品種、類型,決定樹冠大小和結果母枝留量。據山東省果樹研究所調查,樹高和冠徑以5.5~6.0米為宜;全樹有結果基枝1400~1800條,結果母枝6000~8000個;平均每立方米樹冠有結果基枝20~25條,結果母枝90~120個為宜。
目前生產中的棗樹樹形很多,主要有:主干疏層形、自然開心形和多主枝自然圓頭形及無層形等。
(1)主干疏層形這種樹形全樹有主枝7~8個,分作3層。第1層有主枝3~4個,第2層2~3個,第3層1~2個。第1、2層之間的層間距離100~120厘米;第2、3層的層間距離50~60厘米。每個主枝上選留2~3個側枝。各主枝錯落排列,插空選留。側枝應搭配合理,分布均勻,充分利用空間。
棗樹生長比較緩慢,定植后2~3年內可任其生長而不加剪截,要盡量多保留一些枝條,以促進加粗生長。當苗高120~150厘米,徑粗2.8~3.5厘米時,即可定干。樹干高度應根據立地條件、品種和栽植方式確定。在棗糧間作區,為便于樹下耕作,樹干可適當高些,一般大棗干高1.2~1.4米,小棗干高1.0~1.2米,不進行棗糧間作的地區,樹干可適當矮些。整形時,如剪口下整形帶內的2次枝生長細弱時,可從基部剪除,利用主干上的主芽,萌發新的棗頭。由主芽萌發的枝條,長勢健壯,角度適宜,擴冠較快,不易衰老,可培養為中心主干和主枝;如剪口下整形帶內的2次枝基部粗度達1.5厘米時,除將第1個2次枝由基部疏除,利用主芽培養中心主枝外,其下的3~4個2次枝,可留一棗股剪掉,再利用棗股主芽抽生棗頭,培養主枝。
定干后第2年,對發育健壯的棗頭,可進行短截,促生分枝,也可等加粗后再行短截。從所萌發的枝條中,首先選留1個生長順直、粗壯的枝條,作為中心領導枝,并在80~90厘米處短截。對剪口下鄰近的2~3個2次枝,在基部留一棗股短截,促其發育成第2層主枝;在中心主枝的周圍,選留3~4個方向好、位置適宜,角度合適的枝條,作為第1層主枝,其余枝條可疏除或控制利用。如所選留的主枝長創厘米處的粗度達1.5厘米時,可進行短截,并剪去1~2個2次枝,促生新棗頭,培養為延長枝和側枝,粗度不足1.5厘米時可不短截。
第3、4年,可在距第1層主枝11~120厘米以上,插空選留2~3個枝條,培養為第2層主枝。第5年,再在中心領導枝上分生的棗頭中,選留培養第3層主枝。在各個主枝上,都要配備2~3個側枝。在各骨干枝上,每隔60厘米左右,再培養一定數量的結果枝組。這樣,經過7~8年的培養,便可形成較為圓滿的樹冠。
(2)自然開心形這種樹形不保留中心領導枝,在樹干上部選留3~4個主枝,基角40~50度,各向四周伸展,在每一個主枝的外側,再選留3~4個側枝,使結果枝組均勻地分布在主。側枝的前后左右,充分利用空間和光照,樹冠呈偏圓形。
這種樹形光照較好,結果枝組較多,骨干枝結合牢固,造形簡單,樹體矮小,便于管理,也較豐產,適于長勢較弱的品種和土質瘠薄的棗園。整形修剪時,應注意主枝的開張角度,不使過大,也不要過小,以免造成偏弱,影響負載和光照。
(3)多主枝自然圓頭形這種樹形,是在放任生長樹的基礎上,由自然形改造而成。樹體較為高大,不分層次,一般有主枝6~8個,在主干上錯落排列,主枝間相距50~60厘米,每主枝上分生2~3個側枝;因各主枝錯落著生在主干上,所以各主枝的生長勢大致相等,沒有明顯的中心領導枝。主枝角度比較開張,為50~60度,生長勢力中等。這種樹形修剪量小,枝條較多,骨干枝結合牢固,結果枝組發育良好,在正常的管理條件下,單株產量較高,但長勢弱的品種成形較慢。進入盛果期以后,由于外圍枝多密擠,影響樹冠內的通風透光,內膛小枝容易枯死,主干中、下部較易光禿。為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維持穩定產量,可以落頭開心,改造為自然開心形。
(4)無層形這種樹形,樹體高大,主枝少而粗壯,全樹共有6~8個主枝,每個相距50~60厘米,以50~60度的開張角度著生于中干上,但不分層次,每一主枝選留2~3個側枝;結果枝分布在主、側枝的兩側和背下。這種樹形,主枝稀疏,交錯排列,透光性好,產量較高,但成形較慢,干性弱的品種不宜采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