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土地選擇:黑麥草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尤其是稻田,土壤一般熟化程度高且有良好排灌條件,都適合黑麥草栽培。
二、品種選擇:以在短暫的冬季獲得高產優質青飼料為生產目的的,一般應選用較為早熟的品種,可選用四倍體Tetragold、阿伯德、贛選一號、妙奇青葉以及二倍體櫻早生和早生豐等品種。
三、播種期:黑麥草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13―20℃,低于5℃或高于35℃時發芽困難。因此,播種期應根據不同的播種方法進行選擇,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播種為好。
四、播種方法:黑麥草的播種方法可根據不同需要而選擇,在勞力緊張的情況下可選擇稻底撒播,在需要盡早供草的情況下可選用育苗移栽。
稻底撒播:在晚稻收獲前20―30天,將黑麥草種子播入晚稻種群的土壤表面,播種前,將黑麥草種子用溫水(以35℃左右為宜)浸泡5―8小時,撈起瀝干后拌上細砂撒播,播種量為1?5―2公斤/畝,收稻谷時盡量低刈,以免稻茬影響今后黑麥草的收割。
育苗移栽:在晚稻收獲前20―30天,按4―5公斤/畝的播種量,先在已整好的苗床上育苗,晚稻收獲后栽種于稻田中,隨移隨栽,每穴兩苗,穴距20―30厘米。每畝苗床可滿足8―10畝大田生產所需的種苗(實際用種量為0?5公斤/畝)。采用育苗移栽,可提早供草,一般在12月底或1月初便可提供青飼料。
五、田間管理:黑麥草喜濕又怕水浸,所以一定要及時排灌水。此外,黑麥草對氮肥反應敏感,施肥并結合灌水,可以大大提高黑麥草的產量與質量。黑麥草在播種前一定要施足基肥,出苗后要進行追肥,可在三葉期和分蘗期各追肥一次,每次用復合肥5―10公斤。以后每割一次,也要追肥一次,畝施復合肥10―15公斤,宜在收割4―6天后進行。為避免土壤地力下降,宜施用復合肥,盡量避免施用尿素;全栽培期施肥量為75―100公斤/畝。
六、收割利用:當黑麥草高40―50厘米時,可開始割第一次草,以后可根據需要,每15―30天收割一次,每次割草注意留茬高5厘米,以利再生。
為不影響早稻生產,一般應在早稻插秧前15天左右進行最后一次刈割,割后立即翻耕漚田,在翻耕時,每畝可撒施15―20公斤石灰,以加速黑麥草根系的分解,同時可兼作田間消毒,促進水稻生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