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地塊選擇務必堅持“五個原則”:即草畜配套原則,載畜量一般0.5~1頭/畝(黃牛單位);就近就便原則,靠村莊和畜圈較近,便于管理利用;能灌易排原則,必須選擇水源條件較好、能灌易排的田塊;良田好地種草原則,選擇水肥條件好的常耕田、地,土質以壤土、沙壤土、粘土地為宜;糧草輪作原則,一年生特高多花黑麥草和糧食作物輪作,每間隔1年或2年輪作1次。
2、播種時間一般可采取春播(3~5月)和秋播(7~9月)。如灌溉條件好、海拔在2000米以下地區全年均可播種。夏播時須避開高溫、干旱時段。
3、整地種草地全耕,耕深30厘米,碎土、挖平、開廂,廂間溝深20厘米。田地四周開挖排水溝,溝深40厘米。
4、播種方法開廂拉線條播,廂寬1~1.5米(土地平整和排灌條件較好的廂寬1.5米,反之則為1米),行距20厘米,播幅5厘米,每廂播4~6行,播種后用釘耙淺挖。
5、播種量從美國進口的四倍體一年生特高多花黑麥草每畝播種量0.8~1公斤。
6、管理
(1)水。晴天播種后立即灌溉,但水不能漫過廂面,出苗期至分蘗前特別要注意保持土壤潮濕,每隔3~6天灌透水1次,防止出苗后曬死。出苗后灌溉可漫廂。雨季則應充分利用廂間溝和田地四周的排水溝排澇,避免造成弱苗或死苗。苗期精細管理,發現缺苗即時補播。
(2)肥:底肥每畝施農家肥2000公斤、鈣鎂磷肥50公斤,一次施完。追肥每次刈割后3~5天撒施,根據土壤肥力情況每畝施尿素6~8公斤,灌溉后撒施。另外可根據當地情況施澆沼液,或將農家肥發酵曬干后壓細撒施。
(3)病蟲害防治:對牧草危害最重的是地下害蟲(地老虎),它咬食牧草幼苗根部,常造成大面積死苗,可根據地老虎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在播種前和出苗后用敵百蟲(按200倍稀釋,200~300克/畝)、百樹得(按500倍稀釋,100毫升/畝)等農藥在太陽落山后直接撒施。
7、利用播種后40天左右,作第一次除雜性刈割,留茬3厘米左右;當牧草長至50厘米高時可第二次刈割利用,留茬1厘米;以后當牧草生長至50~60厘米高或拔節前,就必須刈割利用,留茬不超過1厘米。因牧草拔節后會造成其營養價值迅速降低,影響下一茬牧草產量,同時也會縮短牧草的生長利用周期、加快牧草退化。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